拍品 811
  • 811

毛旭輝 家長系列 油畫畫布 畫框 一九八九年作

估價
1,000,000 - 2,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Mao Xuhui
  • oil on canvas
executed in 1989, framed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出版

〈毛旭輝〉(中國北京,程昕東出版公司,二OO五年),141頁
〈道路:毛旭輝繪畫歷程〉(中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二OO八年),141頁
〈川逝:大毛的藝術〉(中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二〇一〇年),317頁

Condition

This work is generally in good condition. There are evidence of wear and handling around the edges and corner, most notably at the top edge.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examination, several small patches around the left figure have been restored and are not very visible under raking light.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毛旭輝
對中國傳統階級結構的反思

也許毛旭輝自己也沒有想到,他於一九八八年,出於對女兒的思念而創作的〈家長系列〉,會對他其後的創作起到如此大的轉變,並直接影響他其後的〈剪刀系列〉。著名評論家高明潞曾指出︰「『家長』是從自畫像、家庭肖像的母題開始的,而後完全走向了抽象。毛試圖把『家長』還原為它最本質的概念,並不特指某一具體的社會階層意義上的家長,比如︰國家權力、家庭結構、或者兩性關係等等。毛旭輝用一系列的帶有金字塔中心的構圖,把傳統的君臣父子、三綱五常和現代社會的構力結構『圖式』出來。構圖因此越來越走向簡化,以至最後衍化為椅子和剪刀的幾何形式合成。」1

〈家長系列〉凝聚著一個時代的變遷,以及在變遷中個體身上投下的烙印。經過一段時間的文化鎖國,八十年代初期,中國社會的文化意識逐漸打開,西方自然科學與哲學資訊湧入進來,新興的意識形態在萌芽,毛等年輕人敏銳地感受到新時代的來臨,迅速吸收新的學說,希望通過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喚醒人們沉睡的心靈,成為那個時代的先鋒。毛一頭栽進西方人文藝術書籍,包括音樂、文學、詩歌、藝術理論等等,做了大量讀書筆記。叔本華、尼采、佛洛依德、柏格森、薩特、榮格、艾略特、卡夫卡、梵古、高更、畢卡索,這一長串名字在筆記上和思想上逐漸融匯,完成毛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化的再構建。鑒於類似的處境、性格和理想,他還和張曉剛、潘德海以及昆明一些對現代藝術感興趣的朋友結成了一個交流圈,時常聚會,醉酒暢談哲學與藝術。

〈家長系列〉首次於一九八八年的「1988 西南藝術展」展出。作品中的家長形象由照片式肖像過渡而來,最初是藝術家個人生活場景中掛在牆上的家庭照片。一九八七年,藝術家無奈的結束他與第一任妻子的婚姻關係。首張《家長系列》的誕生,乃來自對三歲女兒的思念,和對婚姻生活的反思。並試圖在家庭關係中,探討人的精神本源。本次拍賣的《家長系列》( 拍品編號 811) 創作於一九八九年,與首張《家長系列》同樣以少見的三人家庭為構圖,人物造型為幾何菱形,色調為棕綠色,氣質與第一張《家長系列》相當接近,是毛旭輝藝術生涯中,屬非常具代表性的一張。《家長系列》深切地反映了藝術家對家庭關係的思考。不同於家長後期表現主義的筆觸和強烈色彩,《家長系列》的構圖類似中國傳統家庭照片,一家三口半身正面肖像,頭部呈現菱形,面目表情冷淡陰沉,父母五官已經簡化成與頭形相似的三角結構,孩子的眼睛依然生動,透露出一種無辜的神情。相較於冷靜的用色,毛的筆觸簡潔有力,激越又有節制,使得作品湧動著一種不安危險的情緒,並深切地反映了藝術家對家庭關係的思考。

一九八九年是藝術家全心投入創作〈家長系列〉的一個關鍵年份,除了於二月以雙人頭像的《家長系列》參加中國美術館的「中國現代藝術展」外,更於該年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家長系列〉作品。對於〈家長系列〉,毛旭輝指出這個系列「有我對人生和歷史的見解,對人的狀況和處境的關注。」「我對『家長』一直懷有一種複雜的感覺,有時它好像是我們父親或者是更遙遠的父輩,有時好像又是我自己,有時它是一個嚴厲的擁有權威的孤獨的形象,有時它使我感到恐懼,它是一個長期壓在我們的精神上的影子。」毛旭輝正處於這樣一個敏感地帶,他們既接受了當代最先進最開放的思想教育,又不得不在現實中繼續匍匐於「家長」定規的窄門之下。他們試圖回應時代呼籲的個性自由,卻處處碰壁,理想和生活之間存在巨大的溝壑,他們的痛苦並非只是個人的命運問題,而是這個家長體制下的群體語境。因此毛由切膚之痛出發,將眼光從藝術家個體擴展到整個社會問題上,他的作品也更加具有了深刻的理性光芒。

回顧藝術家於八十年代的創作歷程,一九八五年的首屆「新具像畫展」是重要里程碑,毛以他的作品表達了他的藝術主張,即追求心靈的真實、生命的真實。一九八六年在高名潞和王廣義的邀請下,毛作為西南地區代表應邀參加珠海會議,回到雲南後和張曉剛、潘德海、葉永青、周春芽等發起組織了「西南藝術研究群體」,一系列的藝術活動讓毛和全國的美術新思潮有了密切的聯繫溝通。儘管身處遙遠的雲南,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這些年輕人們不約而同地參與到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進程中來,成為當代藝術的締造者之一。

八十年代,毛一直在現實與藝術理想的矛盾之間備受煎熬掙扎,個人生活際遇以及一九八九年的政治風波,直接導致了毛的關注點由個體內在的心理感受轉向追溯痛苦與壓抑的外在來源。他發現這不僅僅只是個人的遭遇,其背後有著深刻的社會問題,尤其是權力問題。

即將進入九十年代的中國面臨巨大轉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改革十年中一些深層次問題亦逐漸暴露,社會體制的改換似乎將意識形態裡的某些因素啟動了,由原先的潛層浮上水面,而碰撞最為激烈的當屬父權問題。中國原始積累的專制、暴力、君權依然以「父」的家長形象左右著社會的方方面面。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也是西方現當代藝術中國本土化的三十年,在這一進程中,毛是眾多藝術家中將西方現當代藝術吸收消化得最徹底的一位,也是行進得最深遠的一位。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蒙克、賈科梅蒂、培根的影子,他的創作理念與西方哲學緊密相關,尼采的超人哲學、薩特的存在主義、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柏格森的生命哲學等,這些西方現當代重要哲學思想對中國當代藝術家創作的影響都能在毛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找到典型。它們影響了以毛為代表的一代藝術家,並在此基礎上孕育出了後八九的百花齊放,就這個意義上來說,〈家長系列〉可以說是後八九當代藝術的序曲。

1 《毛旭輝1976-2007》漢雅軒,200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