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枝頭,到底開出什麼樣的花朵:從常玉讀懂20世紀的東方審美

香港 | 10月7日

姚謙除了他廣為人知的音樂人身份之外,也是酷愛常玉的收藏家。

在他眼裡,常玉是像張愛玲一樣「耐讀」的藝術家,他不僅對常玉各個時期的作品如數家珍,還和音樂人陳粒合作,製作了以常玉為主題的音樂專輯。

蘇富比亞洲區現代藝術部主管郭東杰 、大中華區業務拓展部主管王汐楚和姚謙老師在這次座談裡,聊了聊他們各自眼中的常玉,並從《紅底瓶枝》開始,帶你讀懂20世紀的東方審美。
 
海明威說20世紀的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常玉與一眾中國藝術家同闖巴黎,將自己源於東方的審美基因植根於西方藝術世界,並最終於全球綻放。姚謙從蘇富比拍賣預展初識常玉之後20多年間,始終關注、欣賞、收藏常玉。相信更多的常玉愛好者,也將加入「常玉俱樂部」為他筆下東西兼容的美而感動。

紅底瓶枝》最早由常玉於1963年3月送給友人哈皮利先生(Yves Rapilly),以賀喬遷之喜,哈皮利先生是常玉晚年最大藏家勒維(Lévy)家族的友人。1950-1960年代,勒维家族與常玉交往密切,也是至今碩果僅存、曾經親身接觸藝術家本人的收藏家族。其中艾田及娜塔莎・勒維夫婦與常玉的交往频繁,更在1965年12月慷慨借出别墅,讓藝術家舉辦生前最後一次個展,成就常玉畢生事業的契機,可以說是常玉晚年最重要最親密的朋友與收藏家,來源非比尋常。

相關視頻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