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遺澤 | 何鴻卿爵士私人珍藏

芬芳遺澤 | 何鴻卿爵士私人珍藏

何鴻卿爵士眼界非凡,品味高超,畢生所納橫跨不同地域及年代,涉獵藝術及工藝、古董及家具等範疇。今年秋冬兩季,香港及倫敦蘇富比將舉辦一系列拍賣會,呈獻何爵士私人寶蓄,囊括從西洋古典藝術到中國玉器等珍品。英國皇家歷史學會及皇家藝術學會會士多明尼克・格林博士(Dr. Dominic Green)回顧何爵士精彩的收藏生涯,以及他為後世留下的稀世瑰寶。
何鴻卿爵士眼界非凡,品味高超,畢生所納橫跨不同地域及年代,涉獵藝術及工藝、古董及家具等範疇。今年秋冬兩季,香港及倫敦蘇富比將舉辦一系列拍賣會,呈獻何爵士私人寶蓄,囊括從西洋古典藝術到中國玉器等珍品。英國皇家歷史學會及皇家藝術學會會士多明尼克・格林博士(Dr. Dominic Green)回顧何爵士精彩的收藏生涯,以及他為後世留下的稀世瑰寶。

過賬簿和地圖,我們可以洞悉商業及貿易歷史;透過工藝品和收藏品,則可以窺見人類品味及美學發展的軌跡。2021年,何鴻卿爵士溘然辭世,這位富商生平廣施行善,不遺餘力地把投資所得的財富用於慈善公益事業,期間還協助建立了一組中國玉器和青花瓷收藏。他把私人珍蓄擺放在倫敦的居所,在那裡,東西方藝術濟濟一堂,恰如何爵士英華吐納的一生。「何鴻卿爵士私人珍藏」拍賣系列將於今秋橫跨香港及倫敦兩地舉行,展示何爵士非凡的收藏家人生。

何鴻卿爵士1930年生於上海,祖父是香港著名商人及慈善大家何東。香港汲取了中西交匯的豐富養分,從小漁村搖身變成國際金融都市。何東本身是歐亞混血,講流利廣東話和英語,先天和後天的左右逢源使他事業有成,彷如這個城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寫照,後世尊之為「香港大老」。何鴻卿承襲了祖輩的眼界,將五湖四海濃縮在自己的收藏裡,看似漫不經心,背後卻費盡心機將不同文化共冶一爐,熔煉出別出機杼的審美格調。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與商人兼收藏家何鴻卿爵士在重新開放的大英博物館何鴻卿爵士展廳內參觀玉器收藏,攝於2017年11月8日,倫敦。 攝影:DANIEL LEAL-OLIVAS-WPA POOL/ GETTY IMAGES

何爵士曾在中、美兩國求學,1956年,他在父親逝世後回港,並先後出任滙豐控股有限公司、滙豐銀行、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及中國東方投資公司董事,同時也是香港藝術發展局首任主席。

七十年代初,由於一次航班延誤,何爵士無心插柳地購入了一對完美匹配的清代白玉盌,從此點燃了對玉器乃至其他藝術品的熱忱。事實證明,無論是藝術收藏的志業、還是金融投資的專業,都需要深厚的資源和犀利的鑑識能力,而何爵士在這兩方面的造詣皆毋庸置疑。

「他非常講究、嚴謹 …… 是一位很好的收藏家,因為他品味獨到。」
- 司徒河偉(Henry Howard-Sneyd),蘇富比歐洲、美洲及倫敦亞洲藝術主席

現任蘇富比歐洲、美洲及倫敦亞洲藝術主席司徒河偉曾於千禧年初在香港蘇富比工作,他提起何爵士的為人時,認為「他非常講究、嚴謹,不過一旦明確方向後,就會非常果斷」。「何爵士身為收藏家的一面總是十分神秘,往往不到最後一刻,我們都不知道他是否有意出手購買。但他是一位很好的收藏家,因為他品味獨到」。

除了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首任主席,何爵士還資助大學設立課程和研究項目,同時更是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協會及史密森尼學會弗里爾美術館的信託人。1995年,他的早期中國藏玉在大英博物館展出。館內包括何鴻卿爵士中國及南亞展廳在內的三個展廳,無一不彰顯了他的鑑藏慧眼和慷慨大度。他向館方饋遺了大部分玉器及瓷器藏品,此舉堪稱是近年其中一筆最重要的捐贈。

上述都是何爵士在公眾眼中的形象,私底下,他把自己的藏品陳設在喬治時代風格的倫敦大宅中,那裡就像一個機密堡壘,只有少數幸運兒才有幸登堂入室。「何鴻卿爵士私人珍藏」拍賣系列囊括逾400件藏品,涵蓋各種風格及年代 —— 印象派油畫和中式家具、青銅龍雕和德加肖像畫和諧相處,中國文人和英倫紳士兩片極致儒雅的精神世界在此匯流,猶如芝蘭之室,馨香滿盈。

元 青花鴛鴦紋菱口盤

司徒河偉回憶起拜訪何爵士家的經歷時,美言曰:「幾乎沒有任何一件物品顯得突兀」,「一切都經過深思熟慮,但卻絲毫不顯得牽強附會或矯揉造作,整個空間宛如天成」。

大宅經過悉心佈置,在其中出入起居的何爵士儼如從庚斯博羅的油畫中緩步而出的英國紳士,又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中國士大夫。他把藏品混合擺放在不同的房間裡或懸掛在牆壁上,令中、英兩大美學體系碰撞出璀璨火花。拿開原本的玉器或青銅器、甚至是土耳其的伊茲尼克瓷盤,就可換上一隻青花瓷;木質溫潤的十六及十七世紀明清家具,與十八世紀的齊本德爾紅木椅相映成趣。別開生面的趣致擺設,使每件工藝品都毫無保留地散發出各自的魅力,它們並列共存,卻無損室內的融和氣氛。

明 黃花梨圈背交椅

只有受爵士信賴的客人才能得知屋內有何藏品。其中最為珍稀矚目的包括一張明代黃花梨交椅,一件曾於巴黎橘園美術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及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展出的東周戰國時期銅錯銀獸形承足,一尊十一至十二世紀的大理國鎏金銅觀世音菩薩半跏像,還有一件極為罕見的元代青花大罐。

漢 青銅辟邪

另有一尊氣度不凡的漢代青銅辟邪,據說這種龍首獅身的有翼神話瑞獸,其實是何爵士對自我複雜身份的投射。

至於印象派畫作,何爵士屬意愛德華・維亞爾筆下含蓄私密的氛圍,其中神秘肅穆的《黑衣紳士》(約1874-75年作)自1983年起從未見諸展覽,今次首度在拍賣現身。何爵士還集成了一組帶有傳記色彩的埃德加・德加作品,當中包括《尤金・馬奈的肖像》(1874年作),當年尤金的弟弟愛德華與貝爾特・莫里索共諧連理,德加以此畫紀念這兩位藝術家朋友的人生大事。

埃德加・德加,《尤金・馬奈的肖像》,1874年作,估價 4,000,000 - 6,000,000 英鎊

英王喬治三世在1760年登基,並成為漢諾威選帝侯。1780至81年期間,皇室委託當時著名的法國銀匠羅伯特・約瑟夫・奧古斯特,為選帝侯宮製作一座銀燭臺。奧古斯特的客源大多來自法國皇室及貴族階層,他們委託製作大部分的銀工藝品都在法國大革命後被熔化銷毀,因此這座倖存的精美銀燭臺堪稱彌足珍貴。何東和何鴻卿的英文名字分別是 Robert Ho Tung 和 Joseph Hotung,而奧古斯特名為「Robert-Joseph」,正好與何東家祖孫二人的「Robert」和「Joseph」一致,如斯巧合,恰似命定。

「對於喜愛這些藏品卻與它們睽違日久的藏家而言,今次拍賣就像一個到處充滿寶藏和驚喜的場合」,司徒河偉由衷讚歎道,「這真是一趟令人欣喜若狂的尋寶之旅」。


翻譯:勞嘉敏
Chinese version translated by Olivia Lo


中國藝術品

關於作者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