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昂鳴:布麗奇·萊利瑰作《德洛斯》

色彩的昂鳴:布麗奇·萊利瑰作《德洛斯》

英國藝術家布麗奇 · 萊利(Bridget Riley)是1960年代歐普藝術運動(Op Art movement)的先驅。本次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上呈萊利巨作《德洛斯》(Delos),出自她的「埃及調色盤」用色風格,鮮明的色彩代表著其埃及之旅的感官記憶,此系列堪稱是她藝術生涯中的重要突破。
英國藝術家布麗奇 · 萊利(Bridget Riley)是1960年代歐普藝術運動(Op Art movement)的先驅。本次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上呈萊利巨作《德洛斯》(Delos),出自她的「埃及調色盤」用色風格,鮮明的色彩代表著其埃及之旅的感官記憶,此系列堪稱是她藝術生涯中的重要突破。

麗奇·萊利在1931年出生於倫敦。她的童年曾在英國西南端的康沃爾(Cornwall)度過,那裡被英吉利海峽和凱爾特海三面環繞,海灘和懸崖綿延數英里,無形間培養了她對自然現象的敏銳感知,比如光在水面上的變化,或是風掠過沙丘帶起的沙沙聲,撩撥著人的感官,帶來微妙卻深切的觸動。萊利很快就發現,畫布上各種形狀與色彩的排列組合,似乎也能帶來類似的感受。她花了好幾年時間,潛心研究色彩對視網膜和心理的影響,觀察各種色彩在不同的排列關係中不斷變換的相互作用。1960年代,她開始以黑白兩色的畫作來探索這種奇妙的視覺效應,之後又轉向了更加豐富多變的色調。這幅以多種鮮明色彩構成的《德洛斯》,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德洛斯》創作於1983年,是布麗奇·萊利在1979-1980年冬天前往埃及旅行之後,創作的《埃及調色盤》(Egyptian Palette)系列畫作之一,也是這個重要系列中最具視覺吸引力、情感氛圍最為歡欣的作品之一。萊利是公認的歐普藝術運動先驅,1980年代上半葉,她一直專注於創作《埃及》系列畫作,這也是萊利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突破。在此期間,她強化了色調的運用,回歸到1960年代以來她所慣用的「不過分張揚」的中性化條紋;為了加強色彩的飽和度、濃度以及折光效果,她開始用油畫顏料代替丙烯酸和其他合成材料。雖然《德洛斯》中的線性圖案構建了穩定的畫面,但一種顏色與另一種顏色的並置,會產生一種視錯覺,創造出搖擺不定、富有節奏感的色彩律動。

布麗奇・萊利《 德洛斯 》估價:15,000,000 - 25,000,000 港元

這幅以希臘德洛斯島命名的畫作來源於藝術家的回憶,彌漫著萬花筒般的感官體驗。《埃及調色盤》系列在萊利全部作品中的出色水準和重要地位,從這件作品中可見一斑。除此之外,這一系列的作品還被多家著名藝術機構納入館藏,比如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永久收藏了《亞該亞》(Achæan,1981)一作;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有《Blue About》(1983/2002);色彩與《德洛斯》相近、同樣創作於1983年的《草地》(Meadow),則被斯德哥爾摩現代藝術博物館納入永久館藏。

1979-1980年冬天的埃及旅行期間,萊利造訪了帝王穀的法老陵墓。她立刻就被這些古代墓穴中發掘的藝術品所打動,它們借助為數不多的色彩——尤以紅、藍、黃、綠、綠松石色、黑色和白色為代表——就創造出豐富的光效與生命力,對她影響甚深。回到英國後,萊利仍然癡迷於這些色彩,直接引發了作品中的根本性轉變。帶著旅行途中的感官記憶,她在1980-1985年間的畫作重構了埃及調色盤中數量有限但卻充滿活力、大膽鮮明的色彩。為了創造出純粹的視覺體驗和極致的色彩亮度,萊利回歸到簡潔的圖形,讓人想起她1970年代早期的黑白條紋作品,她在一系列寬度相同的分隔號紋圖形中任意使用不同顏色。

布麗奇・萊利《 德洛斯 》估價:15,000,000 - 25,000,000 港元
「在《德洛斯》中……藍色、綠松石色、翠綠色與濃郁的黃色、紅色和白色交替出現。它們吸引你沉浸其中,同時又如同半透明的薄紗一般,干擾著你的視線。緊密的壓縮與豐富的色彩彼此抗衡,共同製造出這一效果,就像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有一種令人不安的頻率在你的腦海中持續跳動。」
JÖRG HEISER《評論:布麗姬特·萊利,柏林MAX HETZLER畫廊》,《FRIEZE》第 193 期,2011 年5 月,線上版

在常規的觀看距離上,《德洛斯》的巨大尺幅吞沒了我們的視野,純粹又精確分佈的分隔號紋圖案,帶來了一種讓人無比舒適的幾何秩序感。橫向觀看這幅畫,我們會沉浸在一種微妙而起伏的色彩節奏中,這些色彩的排列調和了不同強度的色彩。萊利把每個條紋畫成等寬,直接呈現了每種色調的純粹感受,帶來回聲、重複和倒置。然而,如果你試圖從中尋找確定的圖形規則,那必然會以失敗告終。作為歐普藝術的非凡之作,《德洛斯》不會讓觀眾的視線在其中停頓,相反,我們的視線會不斷移動,在線性的幾何形狀之間來回穿梭。

布麗奇 · 萊利攝於2019年英國蘇富比晚宴
圖片鳴謝:LARA ARNOTT
「這些顏色在畫布上有序地組織起來,這樣,我們的視線在作品表面的移動方向,就會與觀察自然的視線平行。它應該會有如同被觸摸和安撫的感覺,感受摩擦與斷裂、滑行和漂移。視覺會被捕捉、攔截或是回到原處,再次自由地漂浮。」
布麗奇 · 萊利,《視覺的樂趣》(1984),展覽圖錄,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布麗奇·萊利,2003年,頁213

德洛斯》是布麗奇·萊利三十多年來色彩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早在1950年代,萊利就研究過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及其點彩畫作品,由此開始瞭解色彩的複雜性和大氣效應。她早年與法國古典現代主義畫家的隔空對話,在1980年代的《埃及調色盤》系列中得以延續,並通過藝術家的一系列色彩理論講座得以完善。《德洛斯》是萊利1980年代《條紋》系列畫作的典範,印證了羅伯特·庫迪爾卡(Robert Kudielka)的評述。

「可以看出,1980-1985年的條紋畫在萊利的作品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她在其中幾乎實現了每個畫家的夢想,也即讓觀眾忘記了形式的存在。」
羅伯特·庫迪爾卡(ROBERT KUDIELKA),《1982-1992年的繪畫》展覽圖錄,倫敦HAYWARD畫廊,「布麗奇·萊利」展,1992年,頁42

當代藝術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