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之於當下:對話藝術家張洪

Louise Lui

紐約﹣身為一個中國傳統水墨畫的藝術家、鑑賞家,張洪(Arnold Chang)向來以他精逸恢弘的山水畫聞名。他的作品在技法上有多處與傳統山水大師相互輝映。張洪與攝影師秋麥(Michael Cherney)合作始於2007年,後者的膠卷攝影作品與中國畫有頗多神似之處。他們更以超逸不羈的藝術風格受業界推崇,張洪與秋麥的個人作品,以及聯合創作均曾於以下機構參展或進入典藏:大都會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等。今春,紐約蘇富比S|2 展售會「文心內秀」將有幸呈獻這兩位藝術家合創佳作,藉此,我們邀請張洪聊聊他與秋麥的合作經歷、中國水墨藝術的發展、以及如何看待「中國當代藝術家」這一身份。

張洪與秋麥合影

可否談談你和秋麥的合作?是什麼促成了你們第一次合作?

我們的個人作品曾經常在不同展覽中不期而遇,比如漢密爾頓學院,我和秋麥第一次正式會面是在「2007年成都雙年展」上,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館的那次見面促成了我們合作的決定。有趣的是,盡管他主攝影,我以水墨作畫,許多策展人都察覺到我們作品間的共通之處。我們的合作是這麼開始的,秋麥將他的攝影作品翻印於大幅紙張中心,占據小部分版面,他郵寄予我,我便會以照片為中心在紙上作畫。

張洪/秋麥 《墨竹圖之一》2015,宣纸本、摄影、水墨

你們創作過程是怎樣的?

他會花很多時間在前期創作。他得去拍下那些照片,沖洗底片,用放大鏡找出一張底片上的點或局部,然後將之放大,進行數碼化,最後印刷出來。這是一個很耗時的工序。我的創作過程相較快些。一旦我確定了自己要的圖像,就只需對它進行擴展,斟酌何以下筆以逐步構成生動的畫面。雖說技術上不至於繁複,但操作上不容些許失誤。即是說,一旦失誤便需從頭來過,因為繪畫創作無法複製。這麼說來,我們的合作有多重意義:它代表著不同的領域,不同疆域的藝術合作。妙的是,他是個生活在中國的美國人,而我是一個來自新澤西的華人。拜電子成像、印刷技術、以及聯邦快遞所賜,我們的合作可以如此順利。可以說,這是非常21世紀風格的合作方式。

張洪,《山水》2015,設色紙本

你們在中國繪畫與攝影藝術之間尋求什麼樣的共通關係?

我認為從某一層面上看,我們的創作既非攝影亦非繪畫,卻是一種結合。有時甚至讓人覺得他的攝影作品在紙上變換成繪畫。說到這裡,我便聯想到中國山水畫的歷史,某些圖案和筆法最初只是一種嘗試,而後演變為一種常見藝術形式,衍生出一種筆道和筆法。在秋麥的圖像基礎上進行創作,提醒著我那些繪畫技法的由來,即所謂「皴法」,實際法之自然。

張洪/秋麥,《高原》 2012 宣纸本、摄影、水墨

就如你剛提到的,秋麥是個身在中國的紐約客,而你是個美籍華人。如今跨文化協作如此普及,這對「美國」藝術家或「中國」藝術家意義為何?

人們趨向於把藝術歸類,如此便於向策展人和收藏家推介。而我們亦在挑戰顛覆刻板印象,包括一種「身份」問題,也包括藝術形式──這究竟是一張照片?還是一幅畫?這是中國畫?還是當代藝術?在當今互聯網時代裡,如此分類已略顯多餘,事物無可避免地彼此交融,你可以把它們放到各種不同的情境下來思考。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我們同樣期望觀眾、策展人、畫廊經營者以及收藏家自主思考:該如何將此分類,亦或否需要分類?

「當代中國藝術」指的是什麼?是中國人創作的當代藝術?亦或當代藝術家創作的中國藝術?如何定義這些詞?是否有必要去下定義?它是否變換莫測難以捉摸?實際上,這不是一種非黑即白的存在,就拿我們正在討論的水墨來說,它的非凡之處在於黑與白之間的那些灰色朦朧帶,意境在於墨色深淺意韻不同,我們遊離於上嘗試打破邊限境界。就如我同秋麥,不同文化的跨領域合作,讓我們不知不覺間為藝術找到一種充滿21新世紀風格的表達方式。

閱讀英語原文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