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耶非耶?拆解皇帝的西洋鏡

是耶非耶?拆解皇帝的西洋鏡

想當年,乾隆帝來到這沉香木雕雲龍座鏡面前,看到鏡中自己。座鏡上方設有兩圓孔,彷彿日月相互輝映,一探才知別有洞天。經斜置鏡子反射,層層牌畫營造立體效果,左方蓬萊仙境,右方乍見御容《是一是二圖》,嘖嘖稱奇。

據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乾隆十七年十一月初一日(1752年12月6日),「傳做擺水法殿西洋鏡一對」,用庫內錫片。此西洋座鏡或正是檔案所列成對之一。

一方明鏡,映照的既是幻象,亦是真實。直面鏡中倒影,見我卻非我,猶如鏡花水月,窺見內心的渴望、靈魂的形狀,又或者是真正的「自我」。

乾隆御容畫像中,以《是一是二圖》的版本最多,前後共製有五幅貼落,均存北京故宮博物院,橫跨逾三十載,可悉此畫意構圖非比尋常。宮廷畫師傚法宋代「畫中畫」人物坐像,為高宗繪變裝御容。滿室古物環抱,高宗身穿漢服,手執書卷,正坐榻上,身後屏風掛聖容畫軸。畫中人與畫中畫,一左顧,一右盼,相對成趣。畫上御題以詩文開首:「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是故得名。

究竟何謂一,何謂二?最顯而易見的答案,是畫像和畫中畫所指代的自身。另一種解讀則認為,乾隆的提問其實是一句質疑,詰問人類的內在與外在本質,直指在如夢似幻、虛實交織的邊界徘徊的意識。

清乾隆 佚名《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圖》軸 養心殿本 設色紙本 © 北京故宮博物院

出版的四畫中,以長春書屋本年代最早,應繪於乾隆初年,其次為養心殿本,之後是那羅延窟本,較唯一紀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庚子長至月本年代稍早。參與的畫師有陸燦、姚文瀚、賈全等,有學者更指郎世寧或曾為早期版本繪御容。

比較故宮藏畫,鏡孔內袖珍之境與養心殿本最為接近,屏風山水構圖相類,銅觚內也同樣置有長物。因尺幅之限,難繪細節,但鏡孔內境也畫有統一度量衡的歷史重器「新莽嘉量」。然觀面相,高宗臉龐略顯豐腴,由此推斷鏡中境的繪製年代應略晚於養心殿本。

乾隆皇帝素來喜愛中西合璧的獨特設計,此座鏡珍罕難得,其由來正好體現東西文明互鑒的結果。乾隆一朝繁榮富強,科學、藝術、文化發展達到頂峰,歐洲傳教士來華宣教,為乾隆皇帝進貢前所未見的奇技珍寶,包括各式與光學、音樂、機械相關的儀器。據說「西洋鏡箱」由十五世紀意大利密碼學家萊昂・巴蒂斯塔・阿伯提發明,十七世紀在歐洲風行一時。密封的鏡箱內藏多層平面牌畫,配合內置透鏡和鏡子,從鏡孔窺之可見圖畫產生猶如實景般的深遠感。乾隆皇帝得見如此神奇寶物,也許讓他也想擁有別具個人特色的鏡箱,特命宮廷工匠依樣仿製。

除傳教士進京的還有光影視學的知識,利用西洋技巧繪成的宮廷畫作應運而生。著名意大藉傳教士畫師郎世寧(1688-1766年)奉命把焦點透視之法授予宮廷畫師,是為「線法畫」,在畫面上營造深度,更形立體。雍正七年(1729年),總管內務府大臣年希堯(1678-1739年),受益於郎世寧的翻譯講解,撰成中國第一部闡釋焦點透視原理的《視學》專書,除了重刻意大利畫家兼建築師安德列.波索修士(1642-1709年)成於1693年的《建築繪畫透視》圖版外,附印透視線描圖五十九幅,它們可能乃由郎世寧或其門生合作完成。書中有插圖以層疊畫片展示透視原理,圖中結構與此座鏡如出一轍。

西洋座鏡傳世甚少,工藝水平能達此座鏡者更屈指可數。此座鏡集各家設計之大成,融匯東西美學,反映清宮的品味變化。座鏡採用沉香木製成,龍飾雕工細膩,再裝配西方水銀鏡。沉香,清檔中又稱枷楠香木,極為珍稀,工匠經常與其他木料混合使用,只將沉香木用在製品局部,而此座鏡全用沉香木製作而成,實屬不可多得。

比起普通鏡子帶來的新奇體驗,這座西洋鏡也許包含著某種更加令人琢磨不透的用意。試想一下,當乾隆發現自己的畫像成為供人觀賞的一部分時,那種對固有虛實認知的顛覆、以及對內心造成的衝擊該是何等震撼。然而,如果把目光移向左方孔洞,眼前乍現的卻是一片不知人間何世的蓬萊仙境,彷彿揭示了皇帝心底對身後往生極樂的憧憬。既有天子居內、宋畫為據、古物作飾,配上另一面的蓬萊仙境,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交織,也是乾隆皇帝就時間與歷史的自我反思。

中國藝術品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