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與大衛 · 拉切貝爾之對話

Sotheby's

T.O.P: 凱斯·哈林有哪些特質吸引您? 

大衛 · 拉切貝爾: 凱斯·哈林的藝術是為所有人而做的。他從街頭晉身博物館,前無古人。他的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依然富有生命力,他博學多識,但作畫時憑藉直覺,靈感豐沛,以畫筆隨音樂起舞,把世界變成畫布。除非自外於藝術,否則人人皆能欣賞他的創作。 他歡快幽默,亦睿智深沉;他歌頌生命,亦以藝術發聲,大力砲轟社會不公、政治腐敗。凱斯一生短短三十載,但其生命能量之廣之深遠,很多人即使能活三百年也難以與之相較。

來自大衛 · 拉切貝爾私人收藏,凱斯 · 哈林 《無題》(23張一組),1982年作。估價:4,500,000 – 6,000,000 港元/577,000 – 769,000美元

T.O.P: 我自小接觸您的作品,常常發覺在作品中,藝術、音樂、時裝、攝影、設計、電影、青少年及街頭文化等元素互相連結,而哈林也擁抱這些「次文化」,實在有趣。可否告訴我們你們之間相識的細節?

大衛 · 拉切貝爾: 八十年代,我們在市中心的藝術家圈子裡一同創作、跳舞、生活,地點就在曼哈頓的東村和蘇豪區。當時藝圈仍然在默默發展,規模也要小得多。我初認識凱斯時,他在默德俱樂部門口做守門人。其他的守門人見我們明顯未成年,都不讓我們進去;但這個傢伙,戴著一副手繪黑色和螢光線條、五十年代款式的書呆子眼鏡,竟然幫忙說服其他人破例讓我們進去跳舞,真是個大好人。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這位讓我們進去的人,與紐約各地鐵站的牆上繪下粉筆畫作的藝術家,居然是同一人。

曾廣智當時就在我隔壁租下黑房,沖印凱斯的照片。正在此時,我看見默德俱樂部的守門人本人站在地鐵畫作旁,人人注目艷羡。凱斯也在托尼·沙弗拉茲畫廊實習,此後一生與托尼合作。我也曾在托尼畫廊舉辦展覽。八十年代人人都在遷徙流動,那時的藝術家根本不會只停駐在一家畫廊,唯獨是凱斯一直跟托尼合作。他們兩人合作無間,所向披靡,如超新星爆發、如旋風席捲全世界。凱斯·哈林自此成為全球現象。現象之宏大深遠,從普普商店開張得以印證,使年青人或沒有太多錢的人都能買得起藝術品,為這些人打開藝術世界之門,而且平易近人、氣氛歡樂、引人入勝,與其他藝廊之門第森嚴大相逕庭。他超越了時代;他屬於街頭、屬於未來。

T.O.P: 於您而言,收藏藝術是否為您的創作注入靈感,對作品有什麼樣的影響? 

大衛 · 拉切貝爾: 收藏藝術於我而言,是十分個人的事情,我只收藏我欣賞的藝術家筆下的作品,或者能感動、啟發我的作品,例如我第一位上司安迪·沃荷(Andy Warhol)、或者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作品。我現在多數待在茂宜島(Maui)東面的樹林中,而作品放在洛杉磯的暗房裡,但暗房確實不是存放這些作品的地方,好作品就應該展示於人前。我在茂宜島這裡所見的藝術品,就是森林、天空、大海;繪在畫布或紙本上那些價值連城的作品,根本無法適應這裡的濕度,因此要出售作品,為這些作品找新主人。再者,我們也只是藝術品的臨時託管人而已,能與這些大師作品共度人生階段,與有榮焉。然而,我住在島上日久,是應該讓其他人擁有這些作品了。

T.O.P: 創作人與收藏家兩者之間,只有一線之差;對您而言,兩者的分野在哪裡? 

大衛 · 拉切貝爾: 我認為大家都希望在鍾愛的事物中得到快樂;若我們是藝術家,我們也會喜歡其他藝術家,自然而然地,也會希望藝術作品圍繞在自己身邊。

T.O.P: 您曾與世上數一數二的名人巨星合作;您會如何定義「風雲人物」?  

大衛 · 拉切貝爾: 凱斯·哈林至今仍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啟發後來的年輕藝術家,作品奠定其在全球文化的地位,正是「風雲人物」的例證。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