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自然 健康長壽

張錦滿

中學唸天主教學校,青春成長期在性壓抑環境度過。幸好,我感覺到自己身體,聽到心裡呼聲:性是24小時的事。

「愉悅滿園」系列之《園中春嬉》(局部)
十七世紀末
設色絹本,一組八幅
盧芹齋巴黎舊藏

上大學時接觸哲學,看尼采,和多位存在主義哲學家及其同路人的著作。我卻沒讀過道家經典,然而後來卻發現,自己與道家的人走在同一條路上。道家思想可以這麼奇怪,你不用親近它,卻可以在不知不覺間成為道家信仰者或同路人。

荷蘭畫家、收藏家Ferdinand Bertholet不懂中文,也沒接觸道家思想,只不過從盧芹齋那裡得到一批來自中國宮廷的一批明清(17到19世紀)春宮畫收藏。他看著看著,想不到便從中看出道家思想、哲學來。

《肉蒲團》
十八世紀
設色紙本,一組十一幅

他那批歐美眾多博物館都安排展出的中國春宮畫,出於技巧卓絕的宮廷畫家之手不在話下,重要是流露出道家哲學思想。

該批春畫很多描繪庭園,那是中國人生活裡的微型大自然。中國人喜歡在自己的細小生活空間裡,放入大自然元素,例如樹木花草石頭盆栽雀鳥等等,追求天地人和諧共存。Bertholet形容自己該批春宮畫為《愉悅滿園》,皆因大部分作品描繪在庭園造愛的情景。

《燕寢怡情圖冊》
十八世紀
設色絹本,一組八幅

Bertholet看該些作品久了,自自然然感悟出,道家哲學認為性乃自然行為,造愛可對應大自然。過程如此簡單,他欣賞到道家人生哲學和其性觀念。

《愉悅滿園》這批春宮畫,並非來自幻想,不誇大,更無荒謬離奇,完全不像Bertholet也擁有的同類日本收藏。他更心愛這批中國古代文物,因為有表達道家真諦:順應自然、健康長壽,而愉悅性生活,乃養生之道。

香港展覽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金鐘道 88 號太古廣場一座 5 樓

星期一至五: 早上 10 時至下午 6 時

星期六: 早上 11 時至下午 5 時

星期日休息

5 : 下午 1 時至下午 5 

查詢: HKgallery@sothebys.com | +852 2822 5566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