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

變革中的精巧時計

Nick Foulkes

鐘錶業歷來重視改革與發展,Apple Watch便是當前最新科技的產物。Nick Foulkes將帶領讀者回顧鐘錶世界的革新歷史。


Apple公司擁有強大的力量。這間位於庫比蒂諾的公司創造出的新科技與美感改變了二十一世紀人們的生活,這些都無需我多言,我真正想說的是,哪怕Apple公司在某些領域(比如iPod)並不處於領先地位,但是他們一入場就得到眾人屏神凝氣的關注。

雖然在Apple公司進軍智能腕錶業前,已經有其它公司製造出相似產品,但是真正引起瑞士製錶業關注的,還屬Apple出品的智能腕錶,它集結一系列功能:發送短訊、監測心率、發送電子郵件、接聽電話,繳付款項、播放音樂,當然還有報時功能,錶盤圖樣更可隨時變化。Apple智能腕錶的到來定會令人們回想起多年前,美洲和遠東製造出廉價而又精準的電子錶而為瑞士製錶業帶來的致命衝擊。然而我相信,高端機械腕錶與新興智能腕錶唯一的相同點,只有於腕上配戴這一點而已,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Apple智能腕錶暫定將於2015年初發售。© Apple

機械錶似乎都能順應不斷的技術改革與潮流而得以頑強生存。比如說,瑞士物理學家夏爾·愛德華·紀堯姆(Charles Édouard Guillaume)於1896年發明耐溫合金,從而解決了手錶運行速度受溫度影響的問題。從外觀來看,機械錶也經過了多次巨變。直到1842年尚·亞德里安·翡麗(Jean Adrien Philippe)將無匙上弦的功能臻至完美前,人們必須用鑰匙在錶背或正面為發條游絲上弦。

上弦錶冠的發明帶來了不少好處,錶盤及錶殼尤其得以保存良久,自動上弦手錶發明之後更進一步帶來巨大變化。

其實手錶業在過去一百年來最重要的變化,是腕錶的興起。在那之前腕錶一直被女性作為飾品佩戴,但芝柏(Girard Perregaux)也聲稱德國皇帝曾為德國海軍訂製大量腕錶,甚至比1904年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為方便其飛行員朋友阿爾伯托·桑托斯·杜蒙(Alberto Santos Dumont)可以邊飛行邊看時間而製造的腕錶為早。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女式吊墜懷錶作出調整,以便佩戴於腕上。自此,腕上而非掌上時計的理念才真正開始風靡起來。

如今,古董手錶的地位不斷提高,將機械錶看作古董的想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是不可以,但這僅僅是因為鐘錶業愈發強調文化與傳承,而面對不斷迎面而來的科技革新浪潮,這也是最好的自保方法。我很好奇,二十年後的蘇富比圖錄會不會有Apple智能腕錶的踪影。屆時我們就知道Apple會不會從今天的高科技產品搖身變成藏家爭相追捧的收藏品。

Nick Foulkes為《金融時報》旗下雜誌《消費指南》的特約編輯,並定期為男士雜誌《GQ》撰寫文章。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