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 計師兼建築師Bill Bensley不受成規限制,以歡欣愉快、異想天開的原創巧思將文化、歷史、自然與獨創性融匯為一,幻化成為賞心悅目的酒店及景觀設計。對他來說,設計靈感可以來自身邊的任何地方,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怪發現,卻可以成為一個設計項目的重心。
Bensley生於美國加州,現以東南亞為家,眾多作品當中,最能體現其獨特風格和對自然之熱愛的例子,則莫過於他和丈夫Jirachai Rengthong 位於曼谷的居所「Baan Botanica」。寓所的名字描述一個自由奔放的熱帶仙境,那裡有15,000多種植物繁衍生息,還有二人寵愛的獵犬,以及豐富多彩的藝術品和奇趣珍玩。蘇富比現代藝術網上拍賣(香港,6月1日至8日)舉行在即,Bensley 分享了他對東南亞與設計、景觀及永續發展的看法和經驗。

東南亞的工藝、建築與設計讓Bensley深深著迷,從中獲得許多靈感,視之為他事業上的「El Dorado」(西班牙傳說中的黃金國)。他將設計酒店比喻為製作好萊塢電影:「兩者都需要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否則首映當晚就可能會倒足大霉。我們為每個項目定義它的獨有基因,從建築到餐具都由此而生。」
「對我來說,敘事就是一切。我一直喜歡說故事,如果沒有真正的設計DNA,任何項目都是不完整的。」

Bensley表示,每個地方都有一段歷史,都能訴說一些故事,也有屬於當地的建築風格。在設計過程當中,Bensley深入探討該區的歷史和人物,尋找當中最有趣的人物,再為他們的故事注入生命。
Bensley曾經在峇厘島的卡佩拉烏布(Capella Ubud)說服本來打算在該處建設120間客房大酒店的地主,改為建築23個設計獨特的樹頂帳篷,從而拯救了當地的自然生態。每個帳篷都有一個故事主題,講述首批登陸峇厘島的荷蘭人、以及他們與王公相遇的事蹟。

在越南沙巴的美憬閣酒店,是一個豪華酒店的設計項目。那時Bensley和Jirachai在巴黎北部較不時尚的街道上搜尋古董,途中找到一頂1930年代的越南竹帽,上面點綴著圓點,那頂精緻的帽子後來成為了整棟酒店的靈感;他的故事是基於當地的山地部落如何影響巴黎的高級時裝,而酒店的所在地薩帕亦曾是法國殖民者的避暑聖地。

「作為園林設計師,我首先受到場地的啟發。園林設計師認為自己可以創造天堂,但實際上,與大自然在地球上創造的事物相比,我們只有能力令它變糟。」

二十世紀的現代藝術運動對Bensley的酒店設計和繪畫甚有啟發,他們在新加坡的雙子塔項目設計,靈感便是來自凱斯・哈林的藝術創作。
「在峇厘島的瑞吉酒店時我們在想:如果野口勇、亞歷山大・考爾德和亨利・摩爾住在峇厘島,文化會如何影響他們的工作呢?」Bensley設計的百來個花園雕塑,可說是峇厘島藝術的現代主義延伸。

今年9月,他將在曼谷舉行首場藝術展,作品取材自野獸派及其他二十世紀藝術風格。Bensley本身也有收藏藝術作品,這次拍賣當中,他的個人最愛是泰奧•邁爾的創作。

在成為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之前,Bensley 曾攻讀園林設計,其中一環是學習如何守護大自然。他認為,在設計每年招待千上萬客人的酒店時,亦有責任盡量保護地球,故此積極採用可持續設計,例如智能建築定向、交叉通風、善用自然光等,保護環境的同時為客戶節省資金,並以建築設計減少使用化石燃料。他的目標是讓地球回歸自然,並加強人類與自然的聯繫。

柬埔寨Shinta Mani Wild是他個人非常珍視的一個項目。Bensley的好友Sokoun Chanpreda是Shinta Mani慈善基金會的創辦人,他們得知政府出售一個約有875,000棵樹、4.5公里河流和三個瀑布的森林,為免美好的自然環境變成伐木場和鈦礦場,他們毅然購入該地,由Bensley設計一個極其獨特的營地,客人以高空滑索進入營地之後,便完全沉浸在原始自然環境當中。

他們以酒店的收入來支持環境保護, 聘用當地人(其中許多人曾經是偷獵者和伐木工)來建造15個豪華帳篷,過程當中沒有砍伐一棵樹,此外又與護林員私人部隊合作。這個避風港,讓野生動物逐漸回到家園。Bensley視此項目為個人事業的巔峰傑作:「它將我在35年中學到關於酒店設計的所有知識,融匯成為一系列的非凡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