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的精神科醫師高橋龍太郎的私人收藏其中一件重要作品即將於蘇富比上拍。藉此機會,STUART MUNRO邀他一同探討人文思想和日本日新月異藝術文化發展是如何引導啟發他的藝術收藏生涯。
我的建議就是,從自己的收藏經歷中學習,培育自己的藝術品位。

來自高橋龍太郎珍藏:加藤泉作品

高橋龍太郎醫師(SHINCHOSHA)
在地圖上看,高橋龍太郎醫師的診所距離東京灣僅一步之遙,面對的是一片無以名狀的道路和環繞 Yamanote鐵路線而建,層起比伏的樓宇。診所是一所鏡面牆構築,在周圍高大樓宇的比襯下顯得有些矮小。一旦置身室內,便可以瞬間領略高橋醫師的藝術品位,從候診室到他樓上的辦公室,陳列的精美藝術品讓人目不暇接。
高橋1946年出生在日本關西。他先在東京東邦大學學醫,之後又在慶應大學研究精神學。他的學生生涯是伴隨著60年代末期的各種學生運動度過的。那時,一股激進的思潮催生了戰後一代思想家,作家和藝術家。他們對國外文化侵襲變得愈加帶有批判性。當時他住在東京的新宿區,曾現場聽的到各種學生運動策劃者正在密謀示威活動。而對高橋龍太郎來說,這是他收藏生涯里至關重要的時期。他在這段時期看到了草間彌生的「偶發」短片影像,短片公然批評了美國越戰,讓他受益匪淺。這一經歷一直啟發著他。 直到1977年,當他首次購置藝術藏品時,他不假思索得選擇了草間彌生的作品,一併購入的還有一幅會田誠早期創作。
高橋龍太郎診所一景
高橋表示,草間彌生的「偉大靈魂」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一直到1996年,高橋在參加一個藝博會時才有幸觀賞到她的點畫創作。同年,高橋在三瀦畫廊藝術展上購置了會田誠的作品,之後不久又將幾幅草間彌生最早的 「圓點」系列畫作收入珍藏。
高橋總是被非主流的藝術家吸引,他認為這樣的藝術家「以一種與眾不同來啟迪人心」。會田誠的作品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不斷挑戰藝術的傳統定義:而這絕不僅僅是一種抽象的附屬文化產物。
如今,高橋收藏已經成為唯一的,也是最具聲望的日本現代藝術藏家,去年還在東京歌劇院畫廊舉辦了展覽,並以 「鏡像神經元」冠名, 這一命名體現了高橋的兩大摯愛:藝術和科學。字面意義為一種動物執行某個行為以及觀察其他個體執行同一行為時發放衝動的神經元 。神經學中的這一現象正表達了在高橋眼中,藝術家們是如何相互啟發,影響和彼此效仿的。他相信這也代表了現代日本文化的特點之一。藝術家如名和晃平,菅木志雄,森村泰昌,塩保朋子都與他持相同觀點,這從他們的藝術創作中不難發現。此展的另一精華版將於今年十月在巴黎的日本文化中心開展,旨在傳達高橋醫師對日本藝術界的獨到見解:日本絕對是國際化的,但同時充滿極端鮮明的個性。
奈良美智的《In the Darkland》將於10月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晚拍中上拍
雖然從前也收藏過西方藝術家(例如湯姆·薩赫斯和史蒂文·皮蓬)的作品,但他逐漸對遠程購買藝術品失去興趣。在他看來,這樣做毫無必要並匪夷所思,最終將脫離作品收藏最初宗旨。他認為最優秀的作品只會在藝術家自己的國家創作並出售 。由此,他把精力更多的關注到年輕有潛力的本地藝術家身上,並對台灣藝術家蔡佳葳鍾愛有加。她的作品亦是高橋最近期的收藏之一。
高橋醫師開始考慮出售珍藏 。在香港十月的現代藝術晚拍上,蘇富比將會特別呈獻奈良美智的《In the Darkland》, 這將是高橋收藏首次公開出售其藏品。
當被問及對於新收藏家有何建議時,高橋這樣回答:“世界上有兩類藏家。一類在意他們自己的品味,另一類更善交際也更有市場意識。如果你是第二類,我會建議你不要選擇從某位新興藝術家的首次畫展入手,至少等到他/她的第三次畫展。通過拍賣行購買也是更安全的方法。但是我的建議是從自己的收藏經歷中學習,培育自己的藝術品位。” 這便是著迷日本藝術收藏家高橋龍太郎頗為專業的經驗之談。
現當代亞洲藝術晚拍作品將於10月2日向公眾展出。拍賣日期:10月4日|香港。詳情洽詢:+852 2524 8121。
STUART MUNRO 斯圖爾特·蒙羅:The Art Book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