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幾個世紀以來的藝術與器物均反映出人類與自然間的簡潔、優雅與和諧之美。下列文人書畫與文房清玩將於4月7日現於香港蘇富比「聚──當代文人藝術」拍賣。
清十八/十九世紀「流雲岫」奇木供
中國文人品鑑收藏奇石奇木已有千年,盤根秀石靈氣所鍾渾然天成,古往今來被澤無數騷人墨客。此奇木供不僅形狀特異,把玩掌中更是意趣無窮。
估價 HK$300,000–500,000
劉丹 《罌粟圖》,1992 年作
七株罌粟花玉立於上,或盛放或含苞,渲染珊瑚紅與淺粉,生動自然。此作1992年繪於曼哈頓,水墨大師劉丹素喜以太湖石、向日葵與罌粟入畫。
估價 HK$650,000–950,000
北齊六世紀 砂岩石雕佛首
此佛首為巴黎知名藏家Wannieck夫人舊藏,風格近於山西天龍山石窟佛像。雙唇飽滿,垂目慈悲,寶相莊嚴,螺髻整齊,深富北齊佛像靜謐之美。
估價 HK$400,000–600,000
南宋十三世紀 砂岩石雕彩繪酣睡羅漢坐像
此羅漢坐像生動自然,來自1950年代奧地利貴族家族收藏。如此作例少見,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有較大尺寸羅漢像一組傳世。
估價 HK$5,000,000–7,000,000
清十八世紀 祁連石「橋虹疊翠」擺件
此石深灰,兩端翼然,亭勻立於紫檀架上,紋理層疊如雲,中有粉白一脈垂直將之一分為二。此石可作掌上玩,形狀別緻如小橋,渾然天成。如此奇石應為文人案上清翫,不僅賞心悅目,更可把玩於掌上,凝想參悟山水玄理。
估價 HK$1,000,000–1,500,000
劉丹 《紫禁城寧壽宮太湖石》,2013 年作
本作特為華美協進社募款而作,細膩捕捉紫禁城寧壽宮太湖石之皺、透、漏、瘦,靈動秀美。
估價 HK$1,000,000–1,500,000.
晚商/西周初 青銅獸耳
此品或原為簋一類食器之耳,雖商代青銅器多以獸形為器耳,此例極珍罕,以神獸鑄形,另有一虎盤踞其上。獸首開口吞噬另一獸身,甚為奇特。
估價: HK$1,000,000–1,500,000
鄧卜君 《別有洞天》,2014 年作
鄧卜君筆下奇石自盆中蜿延伸展,成料峭山勢,綴以巖洞、湖泊、瀑布奔流而下,沒入虛無縹緲中。
估價: HK$350,000–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