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英博物館備受矚目的全新展覽「明:皇朝盛世五十年」,充分促進國際交流,將眼光聚焦於明朝崛起的黃金時期,旨在挑戰對十五世紀中國的現存認識,以多元文化都會的角度呈現明初盛世。
是此主題特展以兩件歷史關鍵事件作為首尾,開篇為明朝開國君主洪武帝(1368−1398年)駕崩後於1399至1402年發生的「靖難之變」;並以1449年正統帝被蒙古瓦剌俘虜之事結束。展品年代跨越四位皇帝的統治時期,包括永樂(1403−1424年)、洪熙(1425−1426年)、宣德(1426−1435年)及正統(1436−1449年)。
推翻蒙古族元朝近百年(1279−1368年)的統治後,明朝君主為鞏固皇權,亟需重建並拓展自身文化,以震中外聲威。當時朝廷極力推崇儒家的人文學說。儒學以道德倫理為中心思想,於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具備雛形,並在宋代(960−1279年)發展普及。明朝重新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政治,建文削藩。君主獨攬大權,更成為華夏文明的化身。隨後紫禁城竣工,明從南京遷都北京。
明廷派遣鄭和下西洋為中國民族探索外疆奠定了基石。鄭和開創了中國的航海歷史,從1405年起前後出使東南亞、南亞、中東以及東非地區。鄭和於1433年身故,中國的航海遠征史亦到此告一段落。他從各地帶回朝廷的貢品種類繁多,上至金銀珠寶,下至斑馬及長頸鹿等珍禽異獸,林林總總,更促進了明代皇帝開疆闢土的宏願,異邦元素更因此得到全新詮釋與整合,融入當時的學術研究及藝術表達之中。
佚名《瑞應麒麟圖》,立軸手卷,墨彩絹本,紀年1414,圖片由費城藝術博物館提供。
歷史背景乃這次展覽的重要元素,觀者甫進展廳即可見歷史大事年表。策展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強調「這並非純粹的珍寶展覽,而是歷史片段的切實體現」,而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展者亦因這次展覽的國際性潛主題得以進一步欣賞珍品薈萃的展覽。
「明朝」經常令人聯想到青花瓷,而是次展覽則指出明朝除精煉瓷器外的眾多成就,包括世上首部百科全書、封授喇嘛,皇帝餘暇消遣(其中一些與現今高爾夫球及足球相似的活動)以及朝廷多次下西洋功績的詳細記載。來自世界各地頂尖收藏的精美藝術品及工藝珍品於同場展出,實在難能可貴。
**內容預告**
展覽中的最後一幅畫作呈現出當時五十年來中國與世界間的相互影響。安德里亞‧馬達加的《賢士朝聖》(1495 - 1505年作)描繪東方三博士向聖嬰獻上三件珍貴器物,當中包括土耳其香爐、瑪瑙瓶以及永樂年製的精緻青花瓷盃。整個展覽的思路可能就是由此開啟。
2014年9月18日至2015年1月5日
大英博物館
Great Russell St,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