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尼雙年展首於市中心新址舉行

Meredith Mendelsohn

2017惠特尼雙年展以「位置」的概念貫穿全展,可謂順理成章。2015年5月,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新展館在紐約市中心曼哈頓米特帕金區開幕,展館由倫佐·皮亞諾設計,已成為當區核心地標,今年是新館開幕兩年以來首度舉行雙年展(3月17日至6月11日)。與舊址過去多屆雙年展相比,新展館為觀眾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

雙年展聯合策展人米婭·洛克斯及克里斯托弗·Y·劉

舊展館由馬賽爾·布勞耶設計,乃紐約上東城之地標,運用大量石塊及厚重的混凝土牆壁,頗具莊嚴穩重之感,但是卻如碉堡一樣隔絕外界。惠特尼新展館則與之相反,連接展館與城市,如果東起格林尼治村、西至哈德遜河是一片拼圖,新展館就是連結兩地的最後一角,此方面舊展館未能企及。是次展覽由博物館策展人克里斯托弗·Y·劉(Christopher Y. Lew音譯)與獨立策展人米婭·洛克斯(Mia Locks)攜手策劃,他表示:「展館有助我們開展與城市的真正對話。不少藝術家都為與展館結緣而感到興奮。」

2017年惠特尼雙年展的展覽會場,Julian Cassady攝

為了讓策展人善盡利用新環境,雙年展延後了一年舉辦。是次展覽共有63名藝術家參展,既包括二十多歲的後起之秀,亦有87歲的喬·巴爾(Jo Baer)及77歲的拉里·貝爾(Larry Bell)等藝壇前輩,更有多個藝術團體參展。參展作品包括繪畫、雕塑、電影、表演藝術、虛擬現實、電子遊戲設計等藝術形式,使雙年展更顯包羅萬有。籌備工作雖然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展開,但展覽本意並非為了回應政治現況。洛克斯表示:「人們不時問我們這個問題,但其實藝術家很早以前就已經在構思這些概念,其時大選還未成為話題。如果藝術展覽本身就是要回應社會狀況,它應該是與之交融、緊扣,多於立即而直接的反應。」

觀眾體驗喬丹·沃夫森(Jordan Wolfson)虛擬現實作品《真實的暴力》,Julian Cassady 攝

展館本身既然是都市更新的典例,「位置」的議題亦因此顯得合適不過。議題以多種方式切入,探討時事異常貼切而有力。策展人遊遍全國遴選參展藝術家,才發現從「位置與土地的重要性」到「個人於動盪社會中的位置」,抑或我們所處的位置如何形塑「群體生活的方式」等,「位置」的概念深植藝術家的腦海。劉氏表示:「我們並沒有預先設定展覽的面貌。」洛克斯補充說:「我們與藝術家對話,造訪工作室看作品,一切應運而生。大家的對話總是回到更大的命題上,例如這個國家的現況、人們對集體意識的看法、對公共基礎建設的創意思考等等。」

克斯廷·布拉奇(Kerstin Bratsch)及迪波·艾拉斯(Debo Eilers)二人合組藝術團體卡雅(Kaya)之作品,Julian Cassady 攝

許多藝術家探討的議題直接圍繞惠特尼展館本身及周遭環境。新奧爾良藝術家扎魯希·阿卜杜利安(Zarouhie Abdalian)創作出一件為展館特製的音效作品:展館座落的米特帕金區位於河邊,曾以肉類加工及航運為業,扎魯希揉合這兩門工業使用之工具發出的聲音,於連接展館兩層戶外露台之間的階梯平台播放,紀念二十世紀後期體力勞動行業的消逝。洛杉磯藝術家薩瑪拉·戈爾登(Samara Golden)及布魯克林藝術家拉烏爾·德·涅韋斯(Raúl de Nieves)則從展館廣闊的窗戶與窗外景致當中獲得創作靈感,戈爾登的窗西望哈德遜河;德·涅韋斯的窗則東望市中心。

拉法·艾斯帕札(Rafa Esparaza)的泥磚裝置藝術作品、貝阿提斯·柯蒂斯(Beartriz Cortez)的石塊雕塑、多利安·烏利西斯·洛佩茲·馬爾西亞斯(Dorian Ulises Lopez Marcias)攝影作品,Julian Cassady 攝

藝術家團體「佔領博物館」正進行「債務博覽會」項目,指出藝術家面對的財政壓力,向全美國所有債台高築的創作人廣邀作品。是次參展作品《壓力、恐懼與焦慮組合》作於2015年,當中包括油畫、雕塑、素描等不同媒材,出自十位藝術家的手筆,他們的總債務達至732,462美元,作品直接嵌於博物館牆壁內。

拉烏爾·德·涅韋斯(Raul de Nieves)的雕塑及彩色玻璃作品,Julian Cassady 攝

某些情況下,為展館特製的藝術品更超越展館本身。克里斯托弗·劉表示:「不止一位藝術家來問我們館內網絡的連接情況。」其中一位正是伊蓮娜·海杜克(Irena Haiduk),她在博物館的網絡之上架設另一個無線網絡。觀眾在館內用數位裝置使用海杜克架設的網絡時,會發現每個網站的網址後面均加上了「.yu」,變相把網址變成前南斯拉夫的「幽靈網絡」。此外,海杜克更架設虛擬合作銀行邀請觀眾投資,資金將用作在塞爾維亞購買土地,以抗衡外商在當地發展。

《佔有(惠特尼雙年展版本)》,威廉·珀伯·L(William Pope.L),Julian Cassady 攝

並非所有以「位置」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均以全球視野為主,在媒材選擇上亦不一定走非傳統路線。雕塑家拉里·貝爾正展出他最大型的裝置藝術作品,作品是一系列紅色立方玻璃箱,箱內有箱,置於戶外露台上,隨著遊人行走,所見的玻璃箱逐漸變色並更為透明。劉氏表示:「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但現在他更上一層樓,思考如何讓極簡主義的立方體與身體互動。」貝爾的裝置藝術使人放慢步調,在玻璃箱之間、在城市當中反思自己的位置。

艾莉莎·尼森包姆(Aliza Nisenbaum)的畫作  Julian Cassady 攝

相對其他媒材能為觀眾帶來沈浸式的體驗, 繪畫相比之下看似為平面所限,但在雙年展中,繪畫同樣詮釋「位置」的重要。艾莉莎·尼森包姆(Aliza Nisenbaum)及亨利·泰勒(Henry Taylor)等藝術家的人像作品提醒我們周遭環境對個人體驗的影響。喬·巴爾(Jo Baer)以其早期極簡主義作品聞名,是次展出一系列畫作,以自己居住愛爾蘭的經驗為體裁,將愛爾蘭的岩層入畫, 探討人與土地的連結。此系列畫作從未在美國展出,「我們很高興展出此系列作品,這些畫作透過描繪風景傳達『位置』的重要性,帶出對土地的敬意,這議題特別緊貼現時」,劉氏特別解釋道。


藝術團體「後商品化」的錄像投影作品《一道極長的線》,Julian Cassady 攝

至於雙年展中最具政治意涵的作品,則是出自藝術團體「後商品化」的錄像投影作品,作品有四個頻道,從地板延伸至天花板,探討「位置」的情緒感染力,令人目眩。作品題為《一道極長的線》,作於2016年,展示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邊境,於展館四面牆上移動。洛克斯表示:「我們差不多在一年前選中了這件作品。當然,現在所代表的意義別有不同,甚至更貼近時局。」雙年展的藝術家在關注時事議題之餘,更超越對日常生活的描述,表達出更多的迴響與共鳴。

開啟圖輯預覽2017年惠特尼雙年展盛況

頁首圖片:惠特尼露台,遠眺哈德遜河景致。© BILLY FARRELL/BFANYC.COM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