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羅·畢加索《安格爾風格家庭像III》,1964年作。將於5月30日至6月1日在北京蘇富比「品紙——大師藝采:從畢加索到常玉」中展出。
北京 – 今個夏季,北京蘇富比將推出一場特別展覽,呈獻19至20世紀藝術巨匠所作之版畫及紙上藝術品。展品蘊含主要藝術主題概念,如藝術家與模特兒、裸女、抽象、顏色與線條等等,既包括水墨紙本,也有設色紙本,主題常為與藝術家關係親密之人物肖像畫。
二十世紀許多偉大藝術家都擅長製作版畫及紙上藝術品,例如畢加索、杜魯斯·洛特列克、米羅、夏加爾、馬蒂斯及常玉等。他們在藝術生涯的黃金時期內,創作了幾千幅圖像藝術及紙上作品。對他們來說,版畫與素描帶來無限可能性,令其可以採用多樣技術,創作出單一畫筆無法描繪出的作品。
這些現代藝術巨匠們在版畫、素描、油畫及雕塑間不斷變換,實踐其關於概念及構圖的新想法。的確,「現代藝術巨匠」的定義便包括了藝術家能夠使用多種媒介如版畫及素描等,進行創作的能力。素描的技法多種多樣,包括墨水、鉛筆、炭筆、水彩、彩色鉛筆等;版畫則要求木刻、蝕刻、雕刻、石印等。藝術家使用多種媒介與多樣技法,創造出各不相同的線、色調與陰影,藉此達到期望的藝術效果。
查爾·索里耶,隨馬克·夏加爾原畫 《尼斯與蔚藍海岸:含羞草中的戀人》,1967年作。將於5月30日至6月1日在北京蘇富比「品紙——大師藝采:從畢加索到常玉」中展出。
收集版畫與紙上作品堪稱是開始藝術收藏的理想途徑,因為著名藝術家的此類優秀作品價格並不昂貴。藏家仍有餘力探索其它藝術風格與美學精神,並在此過程中完善自己的品位、定位個人風格。版畫雖未必獨一無二,但無礙其原版地位——每張版畫完成時,都由藝術家親手簽名,具許可意味。而且,經過多次印刷的版畫對藏家而言更意味非凡,譬如同樣的一幅版畫為另一知名收藏或著名博物館所有,藏家便可對此幅版畫的藝術歷史意義及美學價值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是次展覽充分體現,版畫與素描中蘊含的情感絲毫不亞於其他媒介作品:展品主題常為與藝術家關係親密之人物肖像畫。最為重要的則是所繪景象本身:時常色彩繽紛、生機勃勃,無論是人物形象,抑或是抽象元素、線與形的運用等,人人都可以輕易理解。
北京蘇富比將於5月30日至6月1日推出「品紙——大師藝采:從畢加索到常玉」私人洽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