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两颗明星的交会:沃荷与巴斯基亚

Sotheby's
二十世纪八零年代,普普艺术之父沃荷与比他年轻许多的新表现主义先驱巴斯基亚成为好友,虽然成长年代和背景截然不同,他们彼此欣赏,相互砥砺,写下了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传奇。苏富比香港艺术空间即将举行「 LEGENDS: 沃荷与巴斯基亚 」 展售会,以志两颗明星在1980年代群星璀璨的纽约艺坛短暂的交会。
© Lizzie Himmel

我们凭著沃荷在1982年10月4日的一则日记随笔,想像这位传奇艺术大师,与后来名震纽约艺坛的明日之星初次会面:

「我去赴布鲁诺・比索夫博格的约(出租车要7.50美元)。他带着尚・米榭・巴斯基亚前来,就是那个以前坐在格林威治村路旁画T恤,名为『SAMO』的男孩……他就是其中一个快把我逼疯的小子……他是个黑人,但有人说他是波多黎各人,所以我不清楚……我跟他们共进午餐,用宝丽来相机拍了一张照片,他便回家去了。两个小时之后,他寄了一幅画给我,画上的颜料还未干透,画中人就是我们俩。」
——安迪‧沃荷

  • Photograph of Basquiat painting an outdoor wall in St. Moritz, Switzerland. He is wearing a
由左到右: 尚・米榭・巴斯基亚,《老旧的汽车》,1981 ; 尚 · 米榭 · 巴斯基亚1983年摄于瑞士. PHOTOGRAPH BY LEE JAFFE/GETTY IMAGES

沃荷在1960年代崛起,他遇见巴斯基亚时,已在艺术界耕耘逾二十年,事业如日中天。知名艺评家及艺术史学家罗伯特・平卡斯・维滕指出:七十年代时,「沃荷主义」看似已「取代了沃荷」。沃荷在此十年间主力为委托人创作肖像画,因而受到艺评家的抨击。他对这些批评逐渐开始上心,到了1980年代初更是对大众的评论极为关注。

由左到右: 安迪・沃荷,《BRILLO 肥皂盒》 ; 安迪 · 沃荷1964年摄于纽约. PHOTO BY FRED W. MCDARRAH/GETTY IMAGES

沃荷与巴斯基亚在1982年首次会面时,巴斯基亚只是一位初露头角的街头涂鸦艺术家。二人往来之际,在对方身上发现自身所缺,因而惺惺相惜——巴斯基亚追求功名、声望与资源,而沃荷则渴望突破,希望获得创作新思。巴斯基亚的崭新艺术视野,赋予沃荷强劲的创作活力,这正是沃荷寻求的重启事业生涯的钥匙。另一边厢,沃荷的人脉,则为巴斯基亚提供了扬名机会,让他得以在艺坛上立足。

由左到右: 尚・米榭・巴斯基亚,《FENG YAO》 ; 尚・米榭・巴斯基亚 © LIZZIE HIMMEL
「他们就像那些历史上世家联姻一般,两人互利互惠,彼此帮助。尚・米榭需要安迪的名气,而安迪则需要尚・米榭的创意。」
——安迪‧沃荷助手、普普艺术家罗尼・卡特罗内


沃荷在1980年代末创作力澎湃,正如街头艺术家凯斯・哈林在1988年的论文《绘画第三思维》解释:「巴斯基亚重燃了工厂工作室创作理念中丧失已久、求之不得的不羁活力。即使两位艺术家的合作结束后,仍然影响深远。作为一名艺术家,能够从另一位艺术家身上发现挑战,同时得到他的敬重,便是最美妙的友谊。对艺术家而言,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不断接受刺激,从而获得启发。」

自然而然地,这两位天才开始携手合作,创作出二人非常满意的作品。他们发现彼此拥有许多的共通点——沃荷在作品上采用独特的比喻手法,巴斯基亚则喜欢以愤世嫉俗的嘲讽回应。


「这是一场以颜料代替文字的对话。」
——凯斯・哈林

这段友情只持续了六年,沃荷因手术骤然离世之后随后一年,年轻的巴斯基亚也猝然弃世,令人感叹,但是两人共同创作、英雄惜英雄的故事,继续流传艺坛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