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琴:唱響藝術人生

Payal Uttam

「信不信由你,母親曾說,我出生那天,哭聲是整個育嬰室裡最好聽的」朱哲琴微笑著說。時近晌午,這位中國知名歌手在「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裡落座,接受採訪, 朱哲琴穿著一件設計獨特的黑色上裝,配以白色長褲和厚跟鬆糕鞋,她的妝容清新,長髮簡單挽起,看上去率性低調。眼前人同唱片封面上那個造型誇張的個性女子相比,實在判若兩人。

 雖有人把朱哲琴比作中國比約克(Björk)或恩雅(Enya),但這種比較不免以偏蓋全。朱哲琴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大腕明星,她的足跡涉越多個領域。長年以來,她毫無間隙得融合了歌手、聯合國親善大使、藝術家、慈善家、紀錄片製作人和社會企業家多個不同的身份。而始終貫穿事業中心的,是她對中華文化遺產的熱愛。 「『匠藝』是真正的賣點,而今,我們越發感受到,做這份事業的目的並不只是賺錢。」朱哲琴若有所思地說道。而這份事業,就是她又一個跨領域合作:「看見造物」,一個傳承中國造物智慧的原創設計平台,它集結國內外卓著設計力量,汲取多種材質和手工藝精華,致力於對中國傳統材質與工藝作當代詮釋及應用。這個項目在2012年啟動,總部設於北京。 

朱哲琴在2014米蘭設計週﹣設計博物館「看見造物」展場 © 「看見造物」

與她較為實驗性質的音樂一樣,這個項目同樣超前於時代,令設計界頗為驚訝。這些作品參展次數不多,卻已屢獲讚譽。而今,「看見造物」已經為迎接更廣泛關注而蓄勢待發。 香港蘇富比將於4月舉辦「亞洲設計」展售會,囊括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三地的眾多設計佳作。屆時,來自「看見造物」的70余件精選作品將於同場呈獻,其中包括金銀器茶具,另有受宋代工藝啟發而來的漆碗等等。最受關注的展品莫過此套名為「陶壺壹號」的瓷器 (灰釉系列),其設計打破了傳統工藝形式。精美的茶杯上圓下方,茶壺的設計不拘尋常規矩,將壺嘴置於壺體一面的中心,意喻著不為社會陳規所累的個體自由。

另有 「看見·生生花瓶」妙璞生動,以景泰藍掐絲工藝抽像模擬細胞形狀,托盤表面鑲嵌金屬浮層,線條流暢而優雅、造型簡約而現代,傳遞生生不息之意。楊令景泰藍這項傳統工藝煥發了新生,他在生動的紅和白的背景上,設計了一對圓形圖案,形似顯微鏡下的細胞。 「設計師與北京景泰藍藝匠工坊合作,此工坊傳承了自清代以來的精湛工藝,非常難得,」她說,「那些工匠們都對此件創作感到驚訝,如此器物,前所未見。」 

「看見‧生生花瓶」(兩件),2014年作

朱哲琴自小熱愛中國文化。她出生在沿海城市廣州。從小都是個充滿創意的孩子,酷愛音樂與藝術。她回憶起四歲時自己曾為樣板戲著迷不已。 「我們當時住的地方所屬公社,那會兒每周都會放露天電影,我便會搬著小板凳去看戲,期期不落。」她說,「我特別喜歡那些電影,沒過幾個月,我就把台詞都背下來了。」七歲的時候,她加入了一個著名兒童合唱團,開始了每周一次的歌唱訓練。

「看見‧聽園提盒」,2014年作

不顧周遭的反對,朱哲琴執意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她在一次全國性歌唱大賽上脫穎而出,后被作曲家何訓田發掘,得以身赴北方開展演藝生涯。 90年代,她去了西藏,這次旅行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我屬於沒有信仰的一代,」她說。因此,當她在西藏之行中走近那些廟宇和靈修之地,「感到無比震撼。」當地文化,佛教禮俗和民族音樂使她深深著迷,她的首張專輯「阿姊鼓」 的靈感亦是來源於此。 
這張專輯由華納兄弟唱片公司於1995年發布,自那時起,她便以達達娃的名字闖蕩歌壇。「我在歐洲旅行時,發現外國人不知如何念我的名字:朱哲琴實在太難念了,」她說,「Dadawa是我藏語名字,代表『月亮』 ,而我又著迷於達達主義,因此這個名字對我很有意義。」這個音節簡單的名字意謂著它可以像她的音樂一樣傳頌國際。神秘空靈,悠揚獨特,她的歌曲一經推出便備受盛譽。四十多年以來,這還是第一張全球發布的中國專輯。 「許多人都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在90年代早期,大家都追隨著紐約或者倫敦的潮流。但是我反其道而行之,力求精神層面上的價值。」    

當時朱哲琴對音樂界來說可謂先驅人物,與此同時,藝術圈也在醞釀著創新突破。 「當時中國當代藝術鮮有人問津,活動形式趨於『地下』,根本談不上賺錢,」她回憶說,「更很少有音樂人涉足。」朱哲琴開始接觸藝術,便經常走訪藝術展,關注過例如徐冰、張曉剛等如今耳熟能詳的藝術家,這令朱哲琴與他們的合作水到渠成。 「我向來喜歡融合多領域創作,」她解釋道,「這樣會為我的音樂、藝術作品點亮不一樣的火花。」 

『匠藝』是真正的賣點,而今,我們越發感受到,做這份事業的目的並不只是賺錢。
朱哲琴

朱哲琴特立獨行,善於跨領域交流,她很早便開始與各界人才合作。她曾邀電影導演為其執導MV,知名設計師:陳幼堅(Alan Chan)、李東田,馬可都曾為她操刀設計。2000年,她與著名的美國作曲家,舞蹈家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及其團隊聯手製作專輯。不僅如此,徐冰,張曉剛等藝術家的創作也曾被她納用以舞台設計。

如此看來,「看見造物」的創立出於同種動力,交融藝術,盡興發揮她的創意,而這一次,是在設計領域。朱哲琴與常駐雅典的建築師盧志榮 (Chi Wing Lo) 和 Infrastructure設計公司創意總監羅斯· 歐文(Ross Urwin)攜手創立了「看見造物」旨在為中國傳統手工藝注入新的生命力,資助傳統手藝的傳承。 「這個品牌更像是一個平台,將手藝工匠和當代設計師聯繫在一起,」她說。為了保證這些民間手藝能得以發揚光大,公司將全部利潤的百分之十拿出來投入到「1+5民族文化傳承計劃」,為民間藝術大師提供資助,培訓新一代的年輕藝術家。 

朱哲琴在2014米蘭設計週﹣設計博物館「看見造物」展場 © 「看見造物」

 「看見造物」的理念源於2009年朱哲琴與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一次合作,那時作為親善大使的她在西藏、蒙古等中國邊遠省份遊歷數月。致力於支持民間藝匠,保護他們以免於「絕跡」。「我們想要幫助他們建立一種充滿信念的身份認可,讓他們不至於為生活所迫而埋沒才藝,改行成為城市建築工人,或順應趨勢轉而專研電腦技術,」她說,「如果他們能夠依靠自己的手藝維持生計,那麼他們的文化和遺產就能得以傳承。」朱哲琴此行不僅受到少數民族音樂啟迪,還得以與設計師同行一起學習民間藝術。從苗寨的古法造紙到銀器製作,這些「發現」令她驚艷。因此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親善大使的任期結束的時候,她決定通過「看見造物」繼續她的實地工作。 

「看見‧三足漆爐」,2015年作

2013她第一次自發的實地考察中,她組織了一隊包括湯姆· 迪克森(Tom Dixon),邁克·楊(Michael Young),盧志榮(Chi Wing Lo),石大宇(Jeff Shi)和何慧嫻( Rosanna Ho)等藝術家在內的團隊, 與她同行遊歷中國大江南北。 「我們拜訪了蘇州和杭州。這些地方自宋朝以來就是手工藝最發達的地區,」她說。這一隊國際設計英才從手工匠人身上獲取靈感,於是便有後來令人萬分驚讚的創作誕生,從創新漆器餐具到極簡主義黑色陶罐,令人耳目一新。

翌年,「看見造物」在米蘭設計週的設計博物館上展示了這些作品,對於這樣一個年輕的品牌來說是巨大的成就。 「因為設計博物館在業界的權威地位,能在那作展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看了我們的布展計畫書後,被其中的心意深深打動。」朱哲琴這樣說。

米蘭的首秀為他們帶來了越來越多關注,其中,盧志榮的戲石屏風(Tease Stone Screen)尤受矚目,贏得獎項無數,其中包括科教文組織認可之「世界工藝品理事會」頒發的2014年度大獎。優雅的圓形絲質屏風,靈感便源於當年遊歷中國時的民間發現。在蘇州的時候,盧志榮對那裡的雙面刺繡和製絲傳統著迷不已,而這些傳統工藝最早可追溯到宋朝。與繡娘們一起在蘇州一家繡坊工作,盧志榮請她們在屏風上繡了兩隻螃蟹,這一靈感來自齊白石的水墨繪畫,一組融合古今的靈動組合就此而生。

「雙面刺繡的工藝非常繁複,需要精工細琢」朱哲琴解釋說,「兩人分別坐於兩側同時刺繡,繡出不同的圖案和不同的色彩,令人歎為觀止。我們提供機會讓傳統手工藝人與現代設計師交流,看宋代的刺繡遇上現代的絲絹印染會有何種別樣創意。」

重現流傳千年的傳統工藝,使之發揚光大,是「看見造物」的事業核心。 「實際上,這些古老的工藝可以賦予現代風格以更深刻內涵,驚豔世人。」朱哲琴說。例如,這次參展的作品之一,漆器「芬達吉他壹號」就是漆很巧妙的應用。古時,漆器不僅僅只是用來做盒子和餐具,就其特性,也被塗於盔甲和軍服表面以作保護膜。 

朱哲琴,2016年2月於香港,攝影:JASON CAPOBIANCO,造型: GRACE LAM

「我認為中國不應該僅僅滿足於歷史文物,也不該只是跟風西方文化。我們應該創造一些新的東西。」朱哲琴說,「我希望『看見造物』可以像一個信使,引領新的浪潮,新的藝術態度,從而走向世界。」當被問到她是否感受到一種圓滿,畢竟,她的音樂已成功掀起新的潮流,她輕輕的點了點頭。 「我想它們是相通的。」她回答說。回顧她的歌手生涯,朱哲琴說她向來都在一個無形的世界工作。 「今天,人們注重物質,以及事物的功能性。但是對於我來說,生命中最有力量的資源卻是無形的。」她意指音樂。她的歌曲是一種方式,引領聽眾踏上一段旅程,向他們給予精神力量,她說,「『看見造物』則是通過造物來傳遞精神訊息。」說起她最近看到的一件阿尼什·卡普爾(Anish Kapoor)的雕塑作品,她說,儘管那就是一塊金屬,但是卻深深的吸引了她的注意,在她內心激蕩起強烈的情感:「這與它所用的材質無關,而更多是一種感覺,一種很抽象但是卻強有力的東西。」她相信「看見造物」的作品有著同樣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Payal Uttam 是一位常駐香港的記者,就藝術和文化專題為CNN,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藝術新聞 (The Art Newspaper),Artforum和其他多家媒體供稿。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