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依藏博物館

黎樹基

香港 — 不少來自香港或海外的古董愛好者,仍然會蜂擁而至香港的荷李活道去尋寶,希望找到心頭好。近年由於租金上升有不少店舖倒閉,熱潮好像改變了一點。可是由於最近開幕的兩依藏博物館,又好像把這股熱情帶回來,這間博物館某程度上是保留了該地區以前的風貌,和帶回一些雅緻的品味。而這是一間私人的博物館,此風正在帶領全球各地風尚。


兩依藏博物館的外觀

這間博物館的開始就要從68歲的企業家馮耀輝說起。「那是1980年代,有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古董流入,那時候我就與當地的經銷商建立了關係,開始學習他們所出售的古董。 」與之同時馮氏也開始以銀行家的身分在金融界賺取財富,成為一間投資公司的老闆。

這裏收藏的古董大約有300件,有部分曾經在北京故宮博物館,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及倫敦的Goldsmiths'展覽廳所展出,現在就會在這所博物館中作輪流展覽。


兩依藏博物館的內部,焦點是一道罕有而完整的宮廷式紫檀屏風,憑其工藝大概要追溯至18世紀清朝工匠房所造。這件作品曾於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右邊的是紫檀鳥籠

中國明清古董家具收藏系列之一「中國古代家具藝術的巔峰——明清家具傑作」展覽,展品超過300件,大部分以黃花梨及紫檀等珍罕木材製造裏的傢具事實木製的,就放在博物館全層,有著名明清時代的大師的作品,這正是中國古董家具的標誌。我的目光不期然停留在一件明朝製造的簡單線條的家具上,如果你也喜歡中西融合的感覺,便不容錯過一些當時在清朝受早期歐洲人影響的精巧鑲嵌及鑲木工藝作品。

香港著名的珠寶設計師陳世英亦擔任著重要角色,自從15年前開始合作修復部分藏品,直到現在他已經以失傳已久的技術來修補了兩張椅子、一道屏風及一張桌子。


Minaudière, Van Cleef & Arpels鏡子和唇膏, 1925年,用一塊雕刻了雀鳥和植物的長方形翡翠匾鑲嵌在紅色搪瓷小盒上。被中國元素圍攏的上面和底部表述了中國文化和裝飾藝術同樣鍾愛的對稱模式

在其他展覽上,珠寶也成了主要的展品,「上海式得寇風格——咆哮年代的珠寶粉盒」展覽,近40件來自世界頂級珠寶品牌如卡地亞、Lacloche及Van Cleef & Arpels等手袋和華麗化妝盒展品同場爭妍。

兩依藏正計劃一系列國際展覽及推展教育項目,漸漸成為一個必然的遊覽選擇,不過,在這裏得最少用上兩個小時來欣賞博物館內各式珍藏,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兩依藏博物館的盛大開幕式。從左到右:馮耀輝、馮依凌、許曉暉、François Curiel和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

兩依藏博物館 

地址:香港上環荷李活道181至199號

www.facebook.com/LiangYiMuseum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