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343
  • 343

清康熙 粉彩百鳥朝鳳圖大棒槌瓶 |

估價
300,000 - 500,000 USD
招標截止

描述

來源

艾弗瑞•莫里森 (1821-1897) 收藏,放山居,蒂斯伯裡,威爾特郡
約翰•格蘭維爾•莫里森,Rt. Hon. Margadale of Islay 勳爵,T.D., J.P., D.L. (1906-1996) 收藏
倫敦佳士得1970年5月4日,編號23
香港蘇富比1977年5月16日,編號216
摩納哥蘇富比1987年6月22日,編號1465
美國私人收藏
Ralph M. Chait Galleries,紐約,2004年

出版

Jeffrey P. Stamen、Cynthia Volk 及倪亦斌,《文采卓然:潔蕊堂藏康熙盛世瓷》,布呂赫,2017年,圖版56

Condition

null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徵詢其他專業修復人員,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件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百鳥朝凰鼎盛世:放山居粉彩大棒槌瓶 本大棒槌瓶瑰麗雍雅,展示康熙朝晚期工藝技術精進之輝煌成就。本瓶編制龐大,紋飾豔麗,足證清聖祖開明大度,紫禁城及景德鎮御窰屢創新技,發展迅速。此外,本瓶以五彩色調為基礎,兼施粉紅彩、並摻混疊施多色彩料,乃屬採用此技最早期成功作例之一。

此瓶見粉紅彩、釉上藍彩及綠彩暈染,乃屬康熙晚期製作,時五彩漸為粉彩所替,其遂得名五彩加粉彩。關於清代引入粉紅彩之來源及深遠影響,以及不透明白、黃色彩之發展,歷來學者討論頗多。諸上種種,使得景德鎮所製瓷器面貌截然一新。學者 Nigel Wood 對此類彩化學成分研究深入,認爲此類不透明白、黃彩或源於琺瑯器,而粉紅彩則可能從歐洲經天主教傳教士進入中國、以金發色之粉紅彩(參見 Nigel Wood,《Chinese Glazes》,香港,1999年,頁241-243)。清世宗紫禁城內設作坊,造就宮廷畫家、藝匠,聯同歐洲傳教士,通力合作,地利人和,為時雖短,卻為文藝發展迎來新姿,成就前所未見,製有此般雅器,別開生面,啟琺瑯彩瓷先河。歐洲琺瑯或清宮玻璃作坊特製之琺瑯釉彩,與當時景德鎮之五彩大相逕庭,其中尤以自歐洲引入之紫紅與鉛白為新,前者以金發色,膠體金煉成紫紅,濃艷透亮。清宮玻璃作坊為製掐絲琺瑯,早有以砷酸鉛煉成白彩之技,但至康熙之時,疊施為彩,摻於其他彩料,乳化不透,成就粉調柔色。

此瓶題材寓意深長,鳳凰尊百鳥之王,百鳥環繞,取其「百鳥朝凰、百鳥朝鳳」美意。鳳凰僅見於太平盛世,鳥中之長,意指君王,臨天下,尊攝百官,寓君臣之義。圖中鳥雀各類,代表「五倫」之道,鳳示君臣,鶴示父子,鴛鴦示夫妻,鶺鴒示兄弟,黃鶯示朋輩。

器型、尺寸及紋飾類如本瓶者,僅一例可比,曾屬加州聖塔芭芭拉藝術博物館收藏,曾售於香港蘇富比2017年4月5日,編號1116(圖一)。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一青花五彩瓶,器形及尺寸相近,繪花鳥紋飾,圖載於 Suzanne G. Valenstein,《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波士頓,1975年,圖版131;倫敦佳士得曾兩度出售一對相近瓶例,先後為1970年5月4日,編號23及1985年7月9日,編號202,現屬潔蕊堂收藏,圖見 Jeffrey P. Stamen、Cynthia Volk及倪亦斌,《文采卓然:潔蕊堂藏康熙盛世瓷》,布呂赫,2017年,編號54。摩納哥蘇富比出售一花鳥瓶例,售於1992年2月29日,編號440。紐約蘇富比亦售一五彩例,尺寸碩大,飾叩馬阻兵圖,售於2018年3月20日,編號322。

本瓶出自艾弗瑞•莫里森(1821-1897)(圖二)收藏,艾弗瑞乃最聞名之維多利亞時代收藏家之一、紡織富商詹姆斯•莫里森次子。據傳詹姆斯•莫里森為十九世紀英格蘭最富裕之非貴族人士。艾弗瑞於1848年獲父饋贈威爾特郡放山居大宅。在1857年詹姆斯•莫里森去逝以後,艾弗瑞將大額遺產用於藝術收藏,並於1860年代期間聘請頂尖建築師 Owen Jones 設計三間藝廊以收藏其歐洲畫作及中國裝飾藝術品。其中一間十六世紀風格大廳,廳內置華麗烏木及象牙櫃,用作陳設其中國瓷器收藏,是次拍賣呈獻此瓶正屬此廳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