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720
  • 720

清康熙 銅甪端形大熏爐一對 |

估價
300,000 - 500,000 US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來源

Wilhelm Anton Fritz Euler (1911-1994) 收藏,此後家族傳承

Condition

整體見微小缺損及邊角處見修,如頭部鬃毛尖端處及其中一蛇角尖端處缺失。圖錄所示右側熏爐見較多補片,蛇形底座亦見數處較大補片(如圖錄所示,其一缺失)。爐身口沿見一約4公分長補片。兩爐整體表面見正常磨損及細小補片、鑄造小孔、銅銹及輕微鑄造瑕疵,與其使用及年代(長期置於戶外)相符,均屬正常。
我們很高興為您提供上述拍品狀況報告。由於敝公司非專業修復人員,在此敦促您徵詢其他專業修復人員,以獲得更詳盡、專業之報告。

準買家應該檢查每件拍品以確認其狀況,蘇富比所作的任何陳述均為主觀看法而非事實陳述。雖然本狀況報告或有針對某拍品之討論,但所有拍賣品均根據印於圖錄內之業務規則以拍賣時狀況出售。

拍品資料及來源

瑞獸伴明君:銅甪端熏爐一對 本對銅甪端熏爐編制龐大,鑄工精巧,盡現康熙一朝國力之鼎盛。甪端造型,莊重威猛,雙目圓瞪,獠牙尖利,體格魁梧,所呈氣勢威嚴肅穆。

甪端,寓意吉祥,獅身、獨角、熊爪,傳說日行萬八千里、曉四夷之語、預知未來、護美善而驅邪妖,原稱角端,後因「甪」字與其獨角之貌更為相稱,改稱甪端。甪端伴明君左右,僅見於英明君主統領之地。

甪端乃吉瑞靈獸,作此類熏爐最為合宜。頭部為蓋,或與頸部相連開合,焚香時,香自獸口出,靈獸如生,吐納煙霧。何翠楣及 Bennet Bronson 論及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一對掐絲琺瑯例,曾展於《Splendors of China's Forbidden City. The Glorious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菲爾特自然史博物館,芝加哥,2004年。二人並述,此類爐深受帝皇青睞,因其敞開獸口,煙霧涌溢,警惕君主廣納諫言(頁37)。

本品器型溯源頗難,可比一例,斷代宋朝,出土自四川銅梁明代文官張叔珮墓(1552-1615年),參考《文物》,1989年,號7,頁45-46,圖14-16。至宣德一朝,靈獸形熏爐開始盛行。杜堇(約1467-1505年)《玩古圖》刻畫兩士人鑑賞鼎彝古物,其中包括一件瑞獸熏爐,圖見《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台北,2003年,編號 I-44。胡正言編印《十竹齋箋譜》,首印於1645年,其中木刻版畫插圖描繪一頭類似瑞獸,載於葉義及譚志成,《中國竹刻藝術》,上冊,香港,1978年,頁179,圖15。此類靈獸之熏爐自宣德朝一直流行至康熙年間,而康熙朝更製作類同形制之瓷器、掐絲琺瑯及銅熏爐,材質多樣。宣德原型可比兩例,售於香港蘇富比,其一屬水松石山房舊藏,售於2014年4月8日,編號233,其二售於2014年10月8日,編號3759。

甪端多置於君王寶座兩側,象徵江山穩固,並顯示帝位高上。可比數例,現仍陳設於紫禁城各殿,尺寸均小於本品:養心殿主殿寶座左右置一對甪端,圖見展覽圖錄《Splendors from China’s Imperial Palace. Secret World of the Forbidden City》,Bowers Museum of Cultural Art,加州聖安娜市,2000年,頁38,同書並載一對鏨胎琺瑯例,頁34-35;另一對見於坤寧宮,圖載於《清代宮廷生活》,香港,1985年,圖版12;中和殿收藏一對例圖見《A Treasu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Palace Furniture》,北京,2007年,卷 2,圖版780,同書並載乾清宮一對例,圖版781。再比兩對掐絲琺瑯例,一對見於永壽宮,圖版287,另一對見於養心殿其中一廳,圖版791。

本對熏爐器型雖為常見,然而其尺寸龐大,故屬珍罕難得。比較一對例,尺寸較小,紋飾亦不如本品精雅,出自 J.B. Pickering 收藏,售於倫敦佳士得1978年5月8日,編號269,後售於紐約蘇富比1992年6月6日,編號369;比較一對麒麟例,尺寸相近,斷代乾隆,售於倫敦蘇富比1980年3月7日,編號42,倫敦佳士得1979年3月19日出售一例,編號185,或為同一對爐。另比一嵌寶例,原為一對,現藏於遼寧省瀋陽故宮,圖見《Son of Heaven. Imperial Arts of China》,西雅圖,2000年,圖版33;另一對例現藏於楓丹白露宮,曾展於《Chinese Impériale. Splendeurs de la dynasties Qing 1644-1911》,鮑氏基金會,日內瓦,2014年,編號12及13。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一掐絲琺瑯例,尺寸較大,甪端足踏長方形座,圖見《故宮琺瑯器選萃》,1971年,圖版28,另一例售於紐約蘇富比1994年5月31日,編號221;巴黎蘇富比亦售一例,2018年6月12日,編號143;再比一對例,售於倫敦佳士得1965年5月31日,編號131。

Wilhelm Anton Fritz Euler(圖一)是一名商人,同時也是一名藝術熱愛者以及自然保育的積極贊助人。Fritz Euler 於1911年9月10日生於德國法蘭克福一個顯赫家族,從小就讀私人學校,後於英格蘭牛津大學就讀。1938年二戰前夕,其父母 Henriette Hochschild 及 Rudolph Euler 認為兒子最好離開德國,原意讓其環游世界,然而 Fritz Euler 自行更改了行程,改訂了一張單程票前往美國,先於懷俄明州落腳,後轉往蒙大拿州於牧場工作,過了一年的牛仔生涯。

其母 Henriette Hochschild 的父親為德國商人 Zachary Hochschild,他是德國最大工業企業之一的德國金屬工業集團的聯合創辦人,集團總部位於法蘭克福。Fritz Euler 之父 Rudolph Euler 曾於該集團擔任要職。Henriette 及 Rudolph 二人熱衷藝術收藏,藏品涵蓋數百年歷史,跨越多個收藏類別。

Hochschild-Euler 家族之財富多數於二戰期間遭沒收,Henriette 及 Rudolph 二人帶同小部份剩下之財產,從法蘭克福移居柯尼希斯泰因重建家園。二人將本對熏爐置於柯尼希斯泰因大宅入口,面向黑森林及萊茵河(圖二及三)。

Fritz Euler 營商逾三十載,曾任數大企業主席及總裁,其中包括曼哈頓 Ore & Chemical Corp 董事局主席二十年、曼哈頓 Unterwester 運輸公司總裁十五年、後出任曼哈頓Montana Transport USA Inc. 董事局主席,1977年退休,出任曼哈頓 Chelpin Industries 主席兼首席行政官、並任管理顧問及投資顧問。他亦曾是外國政策協會聯合會員,以及曼哈頓德美商會委員會成員。

Fritz Euler 曾居斯塔滕島托德山道大宅 Roadside Cottage。退休之後,他將其對藝術及大自然之熱愛投入到了當地公益事業之中。1982至1990年間,他曾擔任斯塔滕島藝術科學學院董事局主席。Fritz Euler 致力改善斯塔滕島居住環境,其成就廣為各界樂道,他曾任松橡林土地保護組織董事局成員以及司庫,綠地管理委員會董事局成員,以及綠地保護協會成員等職。1994年8月13日,Wilhelm Anton Fritz Euler 與世長辭,本對熏爐由其家族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