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430
  • 1430

張大千 空谷雲峯 |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四五年作

估價
30,000,000 - 35,000,000 HKD
招標截止

描述

  • Zhang Daqian (Chang Dai-chien, 1899-1983)
  •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四五年作
  • 161 by 63 cm. 63 3/8 by 24 3/4 in.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四五年作高嶺梅題簽簽條:大千居士〈空谷雲峯〉。高嶺梅藏。款識:空谷跫然慕足音,雲峰宵渺接青禽;元霜絳雪松根路,何事還車載道心。乙酉六月擬石溪道人筆。大千居士爰。鈐印:「蜀郡張爰章」、「大千豪髮」。藏印:「嶺梅珍藏」、「高」(鈐於簽條)。

來源

香港蘇富比,二○一一年五月,「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拍,編號19

展覽

展覽:
香港,大會堂美術博物館,〈張大千近作展〉,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九日
新加坡,維多利亞紀念堂,〈張大千畫展〉,一九六三年三月十二日至十七日
馬來亞,吉隆坡,語文局,〈張大千畫展〉,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七月二日
馬來亞,怡保,古岡州公會,〈張大千畫展〉,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九日至十六日
馬來亞,檳城,檳城博物院,〈張大千畫展〉,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九日
泰國,曼谷,介壽堂及京華銀行,〈張大千畫展〉,一九六四年九月十二日至二十五日
泰國,合艾,客屬會館,〈張大千畫展〉,一九六五年二月二日至八日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梅雲堂藏張大千畫〉,一九九三年四月十七日至五月二十三日
日本,東京,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香港·梅雲堂所藏張大千之繪畫〉,一九九五年四月五日至五月二十一日
新加坡,新加坡美術館,〈梅雲堂藏張大千畫〉,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二十七日

出版

著錄:
〈張大千近作展〉(香港,大會堂美術博物館,一九六二年四月),展品圖版92
〈張大千畫展〉(香港,東方藝術公司,一九六三年三月),新加坡展品目錄編號82
〈張大千畫展〉(香港,東方藝術公司,一九六三年六月),吉隆坡展品目錄編號82
〈張大千畫展〉(香港,東方藝術公司,一九六三年十一月),怡保展品目錄編號82
〈張大千畫展〉(香港,東方藝術公司,一九六三年十二月),檳城展品目錄編號82
〈張大千畫展〉(香港,東方藝術公司,一九六四年九月),曼谷展品目錄編號82
〈張大千畫展〉(香港,東方藝術公司,一九六五年二月),合艾展品目錄編號82
〈梅雲堂藏張大千畫〉目錄,高美慶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一九九三年),圖版76
〈名家翰墨〉第四十期,張大千前期山水畫特集(香港,翰墨軒,一九九三年五月),頁131
〈香港.梅雲堂所藏張大千之繪畫〉目錄(日本,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一九九五年),圖版74
〈大千嶺梅.情誼長存〉,刊於〈大觀〉月刊第二十期(台北,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五月),頁47

拍品資料及來源

註:大千早歲受乃師曾熙、李瑞清啟發,酷嗜石濤、石溪畫藝,又好庋藏原迹,心摹手追,銳意精研,筆下幾可亂真。他有謂「石溪上人蒼蒼莽莽,蓋兼叔明、子久兩家之妙」,可知亦乃上溯元人之蹊徑,復參合演化,而生己法。

本幅寫於「乙酉六月」,即一九四五年七月,甫遊畢峨眉、大足返成都,借居昭覺寺避暑,時創作力旺盛,下筆出入古人,乃參合傳統筆墨之高峯期。他特選舊楮,蓋其材質發墨顯色,燥火全消,益顯蒼茫內歛,氣息肅穆樸厚,恰好表現石溪之蒼鬱筆墨。畫上謂「擬石溪道人筆」,構圖實得自石溪寫於康熙六年(1667)之〈水閣山亭〉,乃潘季彤(1791-1850)「聽帆樓」舊藏,現歸安徽省博物館。大千一改原畫高僅三尺,窄長之畫面,取近六尺鉅幅寫之,畫面空間擴闊,復參合二石,以混融乾濕綿密之筆皴擦點染,強化層巒之蒼莽蒙茸,盡現輪廓立體感,層次頓生。設色厚重,山體叠岩以赭色反覆渲染,復以淡花青點樹影,惟雲嵐、瀑流則留白處理,於繁密中透出一絲呼吸空間。畫家巧妙地以此為引,帶領觀者視線,逐步自遠而近,從遠山逶迤,隨蜿蜒流水,沿叠嶂,繞樹石,聚於瀑流交匯之水潭,白衣高士,相對閒坐,傍伴參天巨松,似高談細論,一派悠然自得。畫家寫來無拘於石溪原本,汲古而出新,可謂盛年融合傳統筆墨之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