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042
  • 1042

梁遠葦

估價
600,000 - 8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Liang Yuanwei
  • 無題
  • 款識
    LWY,2013.13(作品背面)
  • 油畫畫布 畫框
二〇一三年作

來源

倫敦,佩斯畫廊
亞洲私人收藏
現藏者購自上述來源

展覽

倫敦,佩斯畫廊〈Liang Yuanwei: The Tension between a Bow and an Elephant〉二〇一四年三月至四月

Condition

This work is in good condition with minor surface accretion and minor wear in handling around the corners. No evidence of restoration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我一直覺得真正偉大的作品應該是像一片風景般靜謐。神遊其中,就會感受到它的深刻意義。」—— 梁遠葦

花開盛放
梁遠葦

《無題》畫面質感豐富細膩,展現活潑飽滿、精緻柔和的筆觸。梁遠葦在二〇一一年參加了第五十四屆威尼斯雙年展,隨後她創作的花紋圖案作品越趨成熟,本作就是其中一幅精彩範例。在過去十年冒起的中國藝術家當中,梁氏屬於特立獨行的一類;本畫展現她純熟的繪畫技巧和堅定的創作概念,其藝術精神躍然畫布上。畫家精心鋪排和細筆描繪的花瓣和葉片鋪滿整個畫面,令人想到家居布料和織品;高雅藝術和設計就此融合,引起關於形式主義和美感的討論。梁遠葦的創作過程一絲不苟:畫者如修行僧般自律和克制,克服激情和情緒;因此梁氏與上一代中國畫家可謂截然不同——後者透過藝術躁動地表達對社會的不滿。此外,畫面上下兩部分色調明顯有差別,是梁氏對色域繪畫藝術家的致意,其中馬克·羅斯科是最初影響她的西方藝術家之一。

梁遠葦在一九七七年出生於西安,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是N12小組的創辦成員,該年輕藝術家群體在二〇〇〇年代初曾多次合辦展覽。梁遠葦成年之際,正值概念藝術的全盛期,因此她試驗過各類媒材,包括裝置藝術和攝影,最終選擇繪畫。二〇〇八年,博而勵畫廊為她舉行的個展使她獲得廣泛關注;自當年面世後成為其風格標誌的花紋圖案繪畫,實質上肇基於二〇〇三年。梁遠葦的花紋圖案來自家居布料和織品設計,同時回顧中國傳統繪畫技法,亦隱約可見七十年代美國圖案及裝飾運動的餘風。事實上,梁筆下的圖案亦同時受德國當代藝術家Sigmar Polke的七十年代的攝影作品啟發。同時,靜謐寧和的畫面氣氛又令人想起極簡主義風潮,唯藝術家一直警惕自己,避免使用幾何圖案,以免落入「漂亮」及「小資情調」的俗套。另一方面,畫面中一筆一劃皆可見用心雕琢,細節絲絲入扣,有條不紊,與元代文人畫氣韻靈逸、筆法有度的精神情趣頗有相通之處。

梁遠葦相信,美不止存在於成果,而是在創造的全過程裡。在每幅作品中,她將畫面從上而下分為多個部分,而非逐朵花繪畫;她在未知中逐步完成一行行狹長的橫條,無法預料最後呈現的畫面。要完成每行橫條,需時不少於十二小時,每行在底色未乾透之前就已告完成,期間一個極小的失誤足以使前功盡棄。這個過程與濕壁畫技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因而促使梁遠葦後來埋頭研究後者。她的視覺語言最令人感覺深刻之處,除了流暢熟練的畫工外,更是那沉靜堅韌的力量、刻不懈怠的專注、日復一日的虔誠投入,還有對創作本身的赤誠之心和謙卑態度。她曾言:「我在創作過程中,我模仿世界,從而理解世界,目的是創造世界」(引述梁遠葦,摘錄自展覽新聞稿,倫敦, 佩斯畫廊,「梁遠葦:一把弓與一頭象之間的張力」,2014年4月至3月)。

本作是二〇一三年作品,與早期作品相比,明顯有細微而不可輕視的變化。在這幅作品中,畫家明顯減少使用女性化的色調和亮澤的絲光效果,色調稍偏向大地色,筆觸更寫意活潑。梁氏習油畫近十年後,對自己的藝術和繪圖新技法的自信日益增加,下筆色塊愈來愈薄,但整體構圖則更複雜、層次更豐富濃密。畫面上下半部分的色調明顯二分,讓畫者有更多發揮餘地,亦賦予畫面新的色調空間:從遠處看,一層金色薄霧輕繞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則墮入渾濁的陰影裡。畫家透過漸變發展,尤其是陰沉的色調,探索美感在藝術中的角色,更反駁了那些認為梁氏的藝術純粹是為悅目而生之說。畫家說明指:「也許在我使用美的方式裡,包含了對那些認為應該把美排除於(藝術)表達之外的人的批判…… 這是對脫離上下文來看待美的態度的批判」(引述梁遠葦,郭娟 <梁遠葦:自相矛盾>,《LEAP》第七期,2011年二月)。

梁遠葦的花紋圖案優美而樸實,其風格、概念和繪畫方式完全一致,以靜觀的方式顯現畫家的在創作中投入的心力、循序漸進的過程、重複不紊的功夫和偶然性,在中國以至全世界創立一套全新的藝術範式。在二〇一七年,K11藝術基金會為梁遠葦於威尼斯舉行個別展覽,與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同期舉行。在一場訪問中,梁遠葦自言「在古老的披撒尼宮裡的壁畫之間展示作品是個大挑戰…… 我在最近的作品中採用的灰藍色,來自我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安傑利克的研究;然而,這幅作品參照了中國古代絲織品的圖案…… 對於能參與這次在威尼斯的項目,我感到特別高興,因為我希望大家也能發現這些關聯」(引述梁遠葦,錄於披撒尼宮展覽圖錄《梁遠葦:勘玉釧》,K11 Art Foundation,2017年)。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策展人Loïc Le Gall曾撰文指梁氏的藝術創作「注滿了感覺,結合堅定的概念與深思細膩的表達」(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