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377
  • 377

珍罕艷彩藍色鑽石

估價
38,125,000 - 50,160,000 CHF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Diamonds, platinum
• 梨形艷彩藍色鑽石,重14.54卡拉
• 鑲嵌作耳環
• 配1顆梨形及1顆圓形鑽石
• 配備直針
請注意:拍品資料/狀況報告以英文版本為準,中文翻譯僅供參考。

Condition

Accompanied by GIA report no. 1176680448, stating that the pear brilliant-cut diamond weighing 14.54 carats and measuring 22.88 x 14.63 x 7.42mm, is Fancy Vivid Blue, Natural Colour, Internally Flawless, together with a Type IIb classification letter. Stamped Pt 950 for platinum. For further details on the fancy vivid blue diamond, please refer to the GIA report. Remaining diamonds bright and lively. No evidence of wear to the metal. In like-new condition. Gross weight approximately 6 grams.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Please note that colour, clarity and weight of gemstones are statements of opinion only and not statements of fact by Sotheby's. We do not guarantee, and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certificate from a gemological laboratory that may accompany the property. We do not guarantee that watches are in working order.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in particular to the Notice regarding the treatment and condition of gemstones.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彩色鑽石

法國珠寶商及歷險家讓·塔維奈爾,作為首批對彩色鑽石深感興趣的代表人物,曾於1669年向路易十四出售世稱「法國藍」的「塔維奈爾藍鑽」。他亦是十七世紀初論及粉紅色鑽石的第一人,他曾提到一枚重逾200卡拉的粉紅色大型鑽石原石,正是戈爾康達皇朝大君於1642年讓他欣賞的寶物。此鑽石命名為「The Grand Table」,當時估計價值已達600,000元盧比,至今依然是世上所知最大的粉紅色鑽石。塔維奈爾於約1668年購入兩枚淡粉紅色鑽石,並於遊記中描繪其貌。

自十七世紀之來,彩色鑽石的價值顯著提升,其在地幔層形成過程中,因原子結構變異呈現絢麗色彩,相比幾近無色的白鑽更為稀有。除了粉紅色鑽石之外,其他彩色鑽石的顏色均由微量元素影響結晶體而形成。鑽石由純碳元素組成,另一元素粒子介入形成過程,因此產生顏色。例如黃色和藍色鑽石就是分別參雜了氮和硼元素而形成,而粉紅色鑽石則因結晶體結構異常變化而產生。

世上可見的罕有彩色鑽石,尤其粉紅色及紅色鑽石,皆於印度、巴西及澳洲開採所得。藍色鑽石則主要於南非卡利南礦尋得。

「阿波羅與阿特米斯」

「勒托誕下阿波羅與阿特米斯,喜上眉梢,
美麗可愛,天神無可比擬,
乃她與持埃癸斯神盾之統治者相愛結合所生。」
赫西俄德,《神譜》,公元前七世紀,第918-920行

希臘神話中,泰坦神科俄斯與福柏之女勒托與宙斯結合,懷有孿生神祇。宙斯之妻赫拉發現此事,便禁止勒托在太陽所及的任何陸地、島嶼分娩。勒托最終找到名為亞斯特里歐斯的荒涼浮島,後稱為提洛島,此地既非陸地,又非真正島嶼,因此她決定在該處分娩。提洛島成為偉大之神的隱世出生地,她承諾為追隨的信眾賜予豐足財富。荷馬曾述,勒托毫不費力地誕下阿特米斯,其後花了九天九夜才能產下阿波羅。

阿特米斯,即羅馬神話中的黛安娜,乃古希臘眾神中最備受尊崇的女神。她掌管狩獵,庇佑野獸、曠野、生育、貞潔,並守護少女。她常被描繪成手持弓箭的女獵人,伴以雌鹿與狗為其聖獸。

阿波羅是古希臘及羅馬神話中最重要的奧林匹斯諸神之一。他擁有理想的完美體態,乃音樂、真理、預言、治癒、光明與詩歌之神。希臘文化時代,阿波羅被稱為泰坦太陽神赫利俄斯,姊姊阿特米斯則被視作泰坦月神塞勒涅。

兩顆彩色美鑽,稀世難尋,堪配天神之名。再者,兩顆美鑽無論形狀、尺寸、重量均十分相似,以攣生姊弟命名,實在合適不過。

鑽石開採

傳說中,最早發現的傳奇藍鑽開採自印度古礦,當中包括「希望之鑽」以及「聖像之眼」。南非卡利南礦則成為了現今各類藍色鑽石的唯一開採地。美國寶石學院(GIA)資料顯示,藍色鑽石僅佔整個礦區出產量少於0.1%。

「托馬斯·卡利南於1902年發現卡利南礦區,當時名為 Premier礦區。該處蘊含世界第二大的金伯利岩脈,盛產碩大白鑽及罕有藍鑽,旋即轟動全球。Premier礦區開發首十年,其年度產量為世界之最,當中卡利南鑽石咸信是採鑽史上最舉世矚目的發現之一,原石重達3,106卡拉,為世上已知最大的白鑽原石,經切割及打磨成9枚主要鑽石,另包括96枚小型鑽石,當中2枚現納為英國皇室珠寶。」摘錄自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網站

「卡利南 I」及「卡利南 II」鑽石分別重 530.20 及 317.40 卡拉,鑲嵌於英國皇家權杖及皇冠。而卡利南礦區更是多枚重要藍色鑽石的來源,當中包括1908年開採的30.62卡拉深彩藍色鑽石「藍心」,由史密森學會收藏;另見27.64卡拉艷彩藍色鑽石「永恆之心」,則由史妲美詩集團於2000年為世人呈現; 2015年11月日內瓦蘇富比拍賣上,12.03卡拉艷彩藍色鑽石「約瑟芬的藍月」於以4,850萬美元(每卡拉400萬美元)成交,打破任何鑽石及寶石卡拉單位價世界拍賣紀錄。

「根據GIA實驗室檢測記錄,此枚14.54卡拉梨形鑽石被評為 Type IIb類型。Type IIb 類型鑽石珍稀罕有,(據記載,只有不足0.5%的鑽石屬此類別),微量硼元素令鑽石晶體呈現藍或灰色……歷史上,藍色鑽石於印度古礦偶有出產,而當今最主要的礦源僅為南非卡利南礦(前稱Premier 礦區),當中著名的 Type IIb類型 美鑽典例為70.21卡拉的『聖像之眼』以及45.52卡拉的『希望之鑽』。」摘錄自 GIA type IIb 鑑定書函

成色

彩鑽在自然界固然極為罕有,而色彩濃度亦是彩鑽一大重要特色。美國寶石學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將彩色鑽石分級如下:微、輕淡、淡、淡彩、彩、濃彩、艷彩,其中以艷彩鑽石最受藏家追捧。是次上拍美鑽呈艷彩藍色,明亮深邃。單是「艷彩」等級而言,成色亦有不同濃度,而此石無論色調飽和度以至色彩皆亮麗動人。

「鑽石晶體中一顆或多顆碳原子被其他元素置換,引起晶格缺陷,形成『色心』現象,使鑽石呈現顏色。藍鑽的獨特顏色乃得自晶體中微量的硼元素,每一百萬顆碳原子中,只需少於一顆硼原子,便足以令鑽石呈現藍色。」摘錄自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網站

藍色向來令人神迷嚮往,藍色鑽石亦不例外。艷彩藍色鑽石的美態獨一無二,其他寶石無可媲美。一眾藏家及鑑賞家均對之艷羨不已、夢寐以求。

藍鑽的顏色分佈或深淺不一,某些部分更可能完全無色,因此突顯美鑽的純淨成色、令湛藍得以呈現,對切割工匠的專業工藝實在是一大考驗。工匠需費時數月研究原石比例,以確保成品比例、成色、美感均屬最高水準,更需彰顯石中的耀眼絕色,故此艷彩藍色鑽石乃最為珍貴的彩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