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68
  • 68

亨利·德·杜魯斯·洛特列克

估價
12,000,000 - 18,000,000 US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 《女丑角沙烏考》
  • 款識:畫家簽名 T Lautrec(左下)
  • 去油稀釋顏料畫板
  • 31 7/8 x 23 1/2 英寸
  • 81 x 59.8 公分

來源

保羅·加利馬爾,巴黎

保羅·羅森伯格,巴黎

弗朗克·H·吉恩伉儷,克里夫蘭(屆1931年購藏)

威廉·鮑威爾·瓊斯伉儷,閘門磨坊,俄亥俄州(1941年傳承自上述藏家,為其收藏至1956年)

維登斯坦公司,紐約

佛羅倫斯·J·古爾德,坎城(1964年購自上述藏家)

佛羅倫斯·J·古爾德故藏(售出:紐約蘇富比,1985年4月24日,拍品編號50)

A·阿弗烈·陶博曼購自上述拍賣

展覽

倫敦,古比爾畫廊,「亨利·德 ·杜魯斯·洛特列克之肖像及其他作品」,1898年
巴黎,紐約,杜杭·胡埃畫廊,「亨利·德 ·杜魯斯·洛特列克」,1902年,品號53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亨利·德 ·杜魯斯·洛特列克之原版油畫及石版畫作品」,1910年,品號9

巴黎,曼齊·茹瓦揚畫廊,「亨利·德 ·杜魯斯·洛特列克作品回顧展」,1914年,品號53
芝加哥,芝加哥藝術學院,「亨利·德 ·杜魯斯·洛特列克油畫、素描、版畫及海報作品」,1930-31年,品號27,第73頁,載圖
紐約,現代美術博物館,第十次借藏展,「洛特列克-魯東」,1931年,品號25,圖錄載圖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亨利·德 ·杜魯斯·洛特列克,三十週年紀念展」,1931年,品號142,圖錄載圖
紐約,M·克内德勒高公司,「杜魯斯·洛特列克,油畫、素描、海報」,1937年,品號19,圖錄載圖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法國百年藝術展」,1938年,品號240,載圖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衛至杜魯斯·洛特列克--法國油畫作品」,1941年,品號115
紐約,維登斯坦公司,「杜魯斯·洛特列克」,1946年,品號27,圖錄載圖
匹茲堡,卡内基學院,「匹茲堡國際油畫雕塑展」,1947年
克利夫蘭,克利夫蘭美術館,「杜魯斯·洛特列克」,1951年(不在圖錄中)
巴黎,橘園美術館,「杜魯斯·洛特列克逝世五十週年紀念展」,1951年,品號58,圖錄載圖
費城,費城藝術博物館;芝加哥,芝加哥藝術學院,「杜魯斯·洛特列克」,1955-56年,品號64,圖錄載圖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杜魯斯·洛特列克:油畫、素描、海報及石版畫」,1956年,品號35,圖錄載圖
維也納,奧地利應用藝術博物館,「亨利·德 ·杜魯斯·洛特列克」,1966年,品號22

萊茵河畔因格爾海姆,「亨利·德 ·杜魯斯·洛特列克」,1968年,品號2,圖錄載圖
阿爾比,杜魯斯·洛特列克博物館,「她們」,1976年,品號43,圖錄彩色載圖

出版

亞歷山大·布魯克,<杜魯斯·洛特列克>,《藝術》,1923年9月,第150頁載圖
阿希爾·阿斯特,《亨利·德·杜魯斯·洛特列克》,巴黎,1926年,第69頁載圖
莫里斯·茹瓦揚,《油畫家亨利·德·杜魯斯·洛特列克》,巴黎,1926年,列於第289頁
弗朗索瓦·弗斯卡,<洛特列克>,《德吕埃藝術畫冊》,巴黎,1928年,載圖圖版11
《藝術筆記》,品號2,巴黎,1931年,第110頁載圖
羅伯特·雷伊,<杜魯斯·洛特列克展>,《年鑑》,1931年4月15日,第378頁載圖
皮耶·麥·奧倫,《洛特列克》,1934年,第169頁載圖
埃米爾·紹特·科克,《心理分析現代畫家亨利·德·杜魯斯·洛特列克》,巴黎,1935年,第183頁
格斯爾·馬克,《杜魯斯·洛特列克》,紐約,1938年,第133-34頁

萊奧納爾多·博爾杰塞,《杜魯斯·洛特列克》,米蘭,1945年,載圖圖版XXV

廖內勒·文圖里,《印象派及象徵派》,紐約及倫敦,1950年,第213-14頁,圖216載圖

M·G·多爾蒂,《杜魯斯·洛特列克》,巴黎,1952年,第8頁,載圖
愛德華·朱利安,《認識杜魯斯·洛特列克》,1959年,第37頁載圖
埃貝爾·阿斯莫迪,《杜魯斯·洛特列克-紅磨坊》,1956年,載圖圖版23
亨利·佩呂紹,《杜魯斯·洛特列克的生活》,巴黎,1958年,第265頁彩色載圖
菲利普·于斯曼與M·G·多爾蒂《洛特列克筆下的洛特列克》,紐約,1964年,彩色載圖(特寫)第243頁
喬治·卡普羅尼與G·M·蘇伽納,《杜魯斯·洛特列克作品全集》,米蘭,1969年,品號398,第112頁載圖
M·G·多爾蒂,《杜魯斯·洛特列克與其作品》,紐約,1971年,卷III,品號P.582,第357頁載圖
查爾斯·斯塔奇,《杜魯斯·洛特列克:油畫》(展覽圖錄),1979年,第256頁載圖

《杜魯斯·洛特列克》(展覽圖錄),皮耶·吉安娜達基金會,馬爾蒂尼,1987年,第224頁載圖

《杜魯斯·洛特列克:神化的女子》(展覽圖錄),與時同步科技博物館,安德羅斯島,希臘,2001年,第219頁載圖(畫幅部分)

Condition

Please contact the Impressionist and Modern Art Department at (212) 606-7360 for the condition report for this lot.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CONDITION OF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SALE PRINTED IN TH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創於1895年的本作為亨利·德·杜魯斯·洛特列克的優秀肖像典例,充分展現其出眾的現代風格。知名舞者沙烏考是這幅精緻肖像中的主角,她以其艷舞表演中的雜技姿態而廣為人識。藝術家曾繪畫多幅沙烏考身穿黑黃服裝的畫作,而本作以及現存於奧賽美術館完成度最高的一張肖像均特別描繪她台下的私密時刻,專注於上台表演前的準備工作,似乎並未注意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已被藝術家捕捉筆下。他以室內場景描繪沙烏考,將筆力集中在人物身上;畫中的佈置極為精簡,僅簡略交代背景陳設。

肖像畫在杜魯斯·洛特列克的創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以熱切敏銳的心理觸覺描繪他的每一位模特。他家境富裕,不須四處張羅肖像畫的創作委託,因此他鮮以畫作奉承阿諛,也無需過於遵循常規慣例。他也不受社會階級界限束縛,遊走於藝術家及表演者,勞工階層或其親友的社會精英圈子間。他對每位創作人物性格的複雜本質深感興趣,自然地使他習慣描繪其喜愛模特的不同表現。本作反映洛特列克創作生涯的宗旨,探索並表達構成人生經驗的情感及心理實況。

正如洛特列克於此時期創作的許多優秀作品,本作同樣以稱為「去油稀釋顏料」創作而成,創作出輕柔的粉彩效果。他在此展示其獨有的標誌技巧,如加爾·默里在其洛特列克專論所說:「藝術家當時正在發展一套與眾不同的方式,以長紋筆觸薄塗顏料。他更開始繪上層層顏料,不論在白底畫布或是直接於紙板上創作時均經常保留配置空間,以充分發揮「色彩」效果。藝術家運用松節油稀釋油彩(去油稀釋顏料),並混合較黏稠啞光的塗層,所呈現的觀感比油畫更令人聯繫到素描及粉彩作品。事實上,他把個人演繹的印象派及新印象派變化特色──其標誌「條紋」,與其應用的油彩技巧匯集其中,當中包括埃德加·德加的粉彩創作形式,以及著名畫家如泰奧菲爾·亞歷山大·斯坦倫、讓·路易·弗朗及讓·弗朗索瓦·拉菲耶利插圖作品中的線條素描。」(加爾·默里,《杜魯斯·洛特列克:塑形時期,1878-1891年》,牛津,1991年,第177頁)

在世紀交接之際的巴黎,杜魯斯·洛特列克對於咖啡廳文化和夜生活的記錄與描寫更是無人能及。他於1864年出生自法國貴族家庭,一生經常流連於巴黎的花街柳巷,從而展現他對混沌世界敏銳善析的創作才華。洛特列克巧妙演繹這個紙醉金迷的世界,如同他的眾多藝術同儕,不受社會批評而限制自我。不論是人物面孔的素描速寫、舞者們的曲線體態、咖啡廳、綜藝劇場或是妓院秦樓楚館的景象,他均能成功從人物題材的虛幻外表下捕捉歷久彌新的人文精神。

瑪麗·韋弗·查賓曾寫及杜魯斯·洛特列克對咖啡廳音樂會的著迷:「在巴黎眾多聲色娛樂之中,包括舞廳、馬戲團、夜總會及妓院,唯有咖啡廳及其中演出的表演者對洛特列克施上迷醉魔法。他更對一些表演者沉迷整季或數年之久,發展出他所稱的「強烈迷戀」。洛特列克亦會夜夜重訪,不斷記錄表演者各有不同的舉手投足、面部表情及姿態動作。」(《瑪麗·韋弗·查賓所撰部分,《杜魯斯·洛特列克與蒙馬特》(展覽圖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及芝加哥藝術學院,2005年,第137頁》

本作的首位藏家為保羅·伽利瑪,他把家族財產用以建立其現代藝術收藏,當中囊括愛德華·馬奈、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奧諾雷·杜米埃及杜魯斯·洛特列克的典範作品。伽利瑪逝世後,本作由其後人出售,並成為克利夫蘭律師及藝術贊助人弗蘭克·哈德利·吉恩(1865-1938年)的收藏,他曾對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作出重大貢獻。吉恩於1938年逝世後,其女兒瑪麗安承繼本作,她的丈夫為二戰時期美軍將領、凱斯西儲大學教授以及阿德爾貝格學院院長威廉·鮑威爾·瓊斯。作品其後透過紐約威爾頓斯坦畫廊售予歌劇演唱家佛羅倫薩·J·古爾德(1895-1983年),她是鐵路公司繼承人弗蘭克·傑伊·古爾德的妻子。他們於二十年代結婚後遷居至法國南部,並立足於前衛藝術中心,與當時不少藝術家及作家交好,包括巴布羅·畢加索,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及馬克斯·雅各布。古爾德伉儷蒐集一系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的卓越收藏,作品於1985年蘇富比舉行的重要拍賣會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