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562
  • 562

王沂東 鬧房 油彩畫布 一九九八年作

估價
12,000,000 - 16,0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Wang Yidong
  • oil on canvas
款識:
王沂東 Wang Yidong 1998(左下)

來源

香港少勵畫廊
重要私人收藏

展覽

〈王沂東油畫作品展〉少勵畫廊,香港,一九九八年三月

出版

〈王沂東〉少勵畫廊出版,香港,一九九九年,一百六十至一百六十三頁,彩圖
〈唯美至上〉李放、馬莉編,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天津,二○○五年,九十三頁,彩圖
〈中國當代油畫名家 王沂東〉胡建斌編,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北京,二○○六年,五十七至五十九頁,彩圖

Condition

The work is overall in good condition. There are general accretions across the surface. There are slight abrasions along the edges. Across the surface there a few tiny paint losses which are only visible under close examination.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restoration under UV light.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註:畫背貼有香港少勵畫廊標籤

重要私人收藏
王沂東九○年代囍慶鉅典《鬧房》

大雅風俗 妙美出神

作為中國寫實主義領軍人物,王沂東憑著農村少女和新娘作品,贏得海內外高度評價。《鬧房》是藝術家首次以婚嫁題材創作的大型群畫,其氣氛之熱烈、民風之醇厚,盡顯他對於鄉間生活的深入觀察,以及巨細無遺的藝術技巧,標誌他盛年的成就高峰。

情意洋溢的鄉土群像

《鬧房》是王沂東1998年回家鄉沂蒙山過春節時所創生的作品。正如藝術家自道:「我內心深處特別想表現沂蒙山區婚慶的場面」,《鬧房》的創作動機鮮明,其氣氛高漲熱烈,畫面呈現一對年輕夫婦,在婚禮當晚一邊接受祝賀,一邊參與傳統「鬧新房」的環節。王沂東的農村女性作品,大部份描繪單一對象,或者一男一女,主題明確集中;而《鬧房》則是藝術家的自我挑戰,首次調度大量人物入畫,在謀篇佈局上難度大增。

從體裁來說,本作屬於肖像中的「群像」作品。中國的群像繪畫起源很早,如東晉顧愷之《竹林七賢圖》,唐代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卷》、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圖卷》,標誌著中國人物畫和工筆畫的鼎盛時期,在藝術形式上,《鬧房》可說是與之呼應;然而中國群像畫的主題,多是神話、宗教和歷史人物,若論透過真實人物反映現狀、呈現生活的感受,《鬧房》更傾向從西方藝術中汲取靈感。自文藝復興以來,肖像繪畫成為西方藝術的重要題材,十七世紀荷蘭畫家林布蘭特(Rembrandt)即以群像奠定畢生成就。在《夜巡》(The Night Watch)之中,他透過一幕戲劇性場景,把火槍隊出動執勤的英姿表現得淋漓盡致,對於當時以立正姿勢繪畫軍人的慣例而言,更是一次突破性嘗試,堪稱經典之作。

《鬧房》的創作難度,在於角色都是赴宴的鄉民,如何能夠突顯他們的個性,而又恰如其分地襯托主角,成為提升作品藝術高度之關鍵。鄉民的社會背景雖然相似,但他們的性別、年齡、性格、經歷都有不同,藝術家為了突顯這種微小差別,便藉著婚禮中敬酒、鬧新房的情節,引起賓客各種反應,使得作品在熱鬧之餘,還突顯了各人的思想性格,讓觀眾不禁逐一猜想他們背後的故事,此一創意與林布蘭特不謀而合,使得作品無論從宏觀或微觀角度欣賞,都韻味無窮。

移植西方技巧,營造經典東方場景

「洞房花燭夜」一直是中國人對於婚禮的代名詞,但在傳統繪畫當中,卻極難找到恰當的相應佳作。這是由於中國水墨長於營造空間層次,卻在呈現光線變化上有所局限,留學法國的林風眠曾經領悟此點,在風景繪畫中加入油彩般的光影效果,使得作品別開生面;而在人物繪畫之中,西方油畫透過調度光源,使人物在強烈的光暗對比中粉墨登場,這一「光影強化」(chiaroscuro)技巧不但提升作品的戲劇效果,角色焦點亦更見分明,十六、十七世紀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和法國畫家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即以擅長此法而名垂畫史。在《鬧房》中,藝術家巧妙騰挪此一技巧,表現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婚宴場景,四根燃燒正旺的大紅蠟燭,從畫面正中間點亮新房,既把席上眾人的面貌映照清楚,亦借著光暈的擴散,從中間到兩邊排列出人物主次。泛黃的燭光配合大紅色背景,恰好呼應了飲至微醺的眾人臉色,如此充滿舞台效果的場景,使觀眾亦如同品嘗了一席視覺饗宴。

漫長社會體驗中累積養份

王沂東以繪畫鄉間少女和新娘取得成功,背後還蘊含著深厚的社會因素。八○、九○年代,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里程,社會氣氛隨之紓緩,知識份子積貯己久的創造力,一時間全面迸發。傳統士人深受儒道思想影響,其入世者匯聚都市,出世者則隱居山林,但當時嶄露頭角的生力軍,卻都在漫長的社會運動中深入省縣,在上山下鄉之中貼近群眾,故此興起了一陣前所未有、以民俗風情為主題的創作潮流。與王沂東同樣祖籍出自山東的中國作家莫言,在2012年以充滿張力的農村小說系列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正好示範了鄉土題材經過高度提煉後所引發的震撼力,其不但能令普世共鳴,更足以躍升人類藝術之歷史殿堂。

策展人文少勵曾經指出,《鬧房》一共十九個人物,包括了王沂東的全部家庭成員。他們都是標準的山東鄉民,但觀眾在欣賞本作之時,卻不會感到一絲重複、遲滯,這是因為藝術家經過長年累月的鄉間生活,對於平凡人物的舉止神態瞭如指掌,故即使圍繞「婚宴」此一主題,十九個角色仍能產生十九種喜慶、愉快的表情:佻皮、羨慕、讚嘆、好奇、回味、腼腆,各有不同。有趣的是,作為主角的新娘新郎,表情卻最為含蓄緊張,反映了年輕鄉民對於婚戀的純摯。《鬧房》人物眾多,在塑造個體之餘,還要顧及彼此交流與作品整體之平衡,火候極難拿捏,不成大雅,即為大俗,王沂東卻把握得妙到毫巔,相比他單一主角之作品,更突顯藝術家堅持不懈,從生活中提煉、蒐集得來的精華。

電影元素的跨界交流

與陳逸飛的「老上海」系列或陳衍寧的傳統仕女肖像相比,王沂東沒有選擇懷舊復古的道路,而是致力發揚農村現實生活之美。社會文化之發展,總是多線並行,互相影響,若從宏觀角度分析,王沂東在繪畫農村女性的同時,以第四、五代導演為骨幹的中國電影,亦正以同樣的人文關懷完成許多經典作品,如謝晉的《芙蓉鎮》、張藝謀的《紅高粱》、陳凱歌的《黃土地》,在國內外均大獲好評。王沂東嗜好電影,在作品中亦不期然流露出濃厚的電影感。《鬧房》雖然取材於鄉間生活,但在創作過程當中,藝術家明顯加入了自己的主觀創造,場景、人物、燈光、服飾和道具,無不經過精心安排,務求在最自然的情況下,營造最具戲劇性的效果。

系列之首,首度公開

王沂東作品中的群像為數極少,每幅俱為藝術家傾力之作。《鬧房》自98年完成以來,隨即進入私人收藏,未曾於市場露面,然而其續作《鬧房NO.2─吉祥煙》曾在2008年蘇富比秋拍登場,最後以1,298萬港元成交,創下王沂東作品最高紀錄,並維持了長達兩年,足見其魅力非凡。如今此系列開卷之作載譽登場,勢必再次引起收藏家熱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