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21
  • 121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天球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估價
18,000,000 - 25,000,000 HKD
招標截止

描述

  • 《大清乾隆年製》款
此為高估價拍賣品。蘇富比可要求有意競投高估價拍賣品的顧客填寫預先登記申請表及交付蘇富比港幣2,500,000元或其他由蘇富比決定之更大金額的訂金及任何財務狀況証明,擔保或/及其他由蘇富比全權酌情決定要求的抵押作為參加蘇富比競投的保障。即投BIDnow網上競投服務並不適用於高估價拍賣品。

 



長頸直口,圓腹豐碩。瓶頸環飾纏枝番蓮紋,腹部繪折枝花果,有柿子、桃實、石榴、蓮花、茶花及牡丹,皆自靈芝而出。口沿、肩頸與近足處,另有水波及如意雲紋等。青花發色濃淡合宜,圖飾疏密有致。底署青花六字篆書款。

來源

紐約蘇富比1983年6月15日,編號394
倫敦蘇富比1999年11月17日,編號783

Condition

The vase is only slightly tilted and has a few light surface scratches. It is otherwise in overall very good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also refer to any Important Notices regarding this sale, which are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PRINTED IN THE SAL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思古與創新:清初御製瓷器
Hajni Elias

滿清康雍乾三朝,御窰廠奉命燒造瓷器,推陳出新,佳作紛呈,雅致華美,以此專場拍品為例,雖只數器,悉為瓊珍,可見一斑。三朝天子,雖各有所好,皆重文治,興宮廷御製藝作。「關於振興藝文,對康熙帝而言,或責任也,雍正帝,熱忱也,乾隆帝,執迷也。」1 江西景德鎮瓷器燒作,始於元朝浮梁磁局,及至明朝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將其改組為御器廠。 明末政局動盪,導致景德鎮停產,待清初康熙時才告復甦。清宮御旨訂燒文獻記錄,始見於康熙十年(1671),其時景德鎮瓷器燒造已甚蓬勃。

此專場中二件拍品,釉裏紅搖鈴尊(編號124)及珊瑚紅地五彩花卉圖盌(編號122),與兩名清人臧應選及劉源息息相關;在清初景德鎮發展上,二人舉足輕重。臧應選(生卒不詳),康熙二十(1681)至二十七(1688)年間擔任景德鎮督陶官。此搖鈴尊底直書三行六字年款,乃鮮見之款識,多與臧氏有關。康熙初年,臧應選在位期間,景德鎮藝匠創燒不少瓷器,其形飾皆獨辟蹊徑,後世稱之為「臧窰」或「臧瓷」。劉源(活躍於約1662-91年),擅書畫,多才多藝,獲康熙帝賞識重用,調派輔助臧應選,他設計之創新瓷器樣式數以百計。此釉裏紅尊,或屬當中之一。其外形流麗雍雅,疑借鑑搖鈴,亦近似於傳統西藏佛塔之形。搖鈴尊紋飾新穎,有說乃從高古青銅器上獲得啟發,或也可視為劉源對西藏貢器巴苓供盤及法輪(圖一)之詮釋。2 尊上四朵團花,繪工細緻,中央皆飾漩渦紋,與法輪接近。近足處綴鋸齒紋,則從供盤上之火焰演變而成。康熙帝篤信藏傳佛教,時禮佛行儀,曾抄寫心經多篇,據聞為慶壽誕,尋西藏喇嘛數千,頌念《萬壽經》,甚為舖張。3 其父清世祖(1644-1661年間在位),順治九年(1652)曾邀五世達賴喇嘛進京謹見,以答謝他支持滿族入主,漢藏蒙族歸一,同屬佛教大國疆域。康熙帝亦被稱為「文殊師利大皇帝」,使之與智慧菩薩文殊相提並論。4 基於政治考慮,康熙帝積極緩和西藏宗教階級矛盾,投放大量資源於京司以至成都行宮修造佛教寺院。有指,為滿足宮廷對佛教畫像、織繡、雕塑及法器的大量需求,設紫禁城中正殿為藏傳佛教樞紐,內置作坊,專責製造相關宗教器物。5

康熙一朝,景德鎮與朝廷關係密切,此收藏中之成對珊瑚紅地盌,即可為佐證。此對盌上署之「康熙御製」四字款識,多見於北京紫禁城御作坊製器,鮮見於景德鎮御窰廠相類加彩器。帶此類四字款之五彩瓷器,用彩與色調搭配與當朝器物風格一致,雖產量不多,卻甚著名,其字款及釉彩均施於景德鎮御窰廠。這對珊瑚紅地盌底書青花款,而非藍料款,顯示它們於景德鎮繪飾燒成的。

清初君主,尤其是雍正及乾隆帝,鼓勵器形樣式創新之餘,亦喜見仿古瓷器,學前朝名品佳作,藉此索源引思,念往昔之輝煌。清宮藏宋代宮廷陶瓷及明朝青花,遂成為景德鎮藝匠的楷模典範。清朝仿學之作,雖以舊物為模,實重古為今用。取古釉色、紋樣,翻陳出新,順應當時潮流品味,是以不落俗套。如青花礬紅大盤(編號125),細繪九龍,相逐雲海間,可謂是清人對明代紋飾詮釋之佳例。宣德朝有青花盤,器心繪巨龍鬧潮,騰躍浪濤間,例可見1993年景德鎮珠山出土器(圖二)。6 繪製清朝大盤之藝匠,必對相類宣德年製青花盤有一定理解。清人唐英,字俊公,號蝸寄老人,乃景德鎮最著名之督陶官。此盤上之九龍圖飾,應創製於其任內。唐英乃瀋陽人,屬漢軍八旗,君側侍臣之後,十六歲進宮,初事造辦處,康熙年間遷養心殿,學書畫、詩詞、戲曲等文藝。至雍正元年(1723),升任內務府員外郎,專責養心殿造辦處,管理御作坊藝匠。供職紫禁城之時,唐英已始為景德鎮御窰廠設計瓷器樣式,其作甚佳,因此雍正四年(1726),獲調升景德鎮,初隸屬於年希堯(卒於1738年),後擢督陶官,統理御窰廠瓷器生產。唐英佐理窰務,先後逾二十五載,督造之器精美絕倫。乾隆二十一年(1756),唐英已屆七十五高齡,逝前數月,於圓明園謹見高宗,獲賜授奉宸苑卿銜。

專拍內之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編號123),乃乾隆年間唐英任督陶官時瓷作。梅瓶紋飾佈局與永樂瓷瓶(圖三7 相近,器底近足處環繪芭蕉葉紋,肩也畫蓮瓣紋,可見唐英應從明代雛本上獲得啟發。圖案綴飾斑點,聚散有致,模仿十五世紀初青花瓷上黑疵,與明代範本甚為相近,藉著細節,展示藝匠對鈷青運用的充份掌握。乾隆年間,燒有不少相類梅瓶,其器形、紋飾皆與此拍品相近,尺寸卻異,可見高宗對這類梅瓶之珍愛。

另有青花天球瓶(編號121),上之折枝花果紋,應轉化自永樂圖樣,但瓶式卻仿相類雍正天球瓶(圖四)。8 雍正器例上繪紋飾,略較乾隆器簡約秀朗。眾知雍正帝品味尚雅,看重器形風格之美,子乾隆帝則好華麗繁縟,尤喜巧工創新之品,與其父大相逕庭,因此兩者紋飾有簡繁之別,並不足奇。

專場中的每件拍品,均為佳器菁華,見證昔日技藝發展,闡釋康雍乾三帝與中國瓷器重鎮及眾藝匠的關係,承載清初盛世之歷史。

1 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II),頁213
2 見展覽圖錄《清宮秘藏-承德避暑山莊藏傳佛教文物特展圖錄》,台北鴻禧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1999年,編號63
3 詳見展覽圖錄《盛世華章》,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倫敦,2006年,頁132
4 出處同上,頁131
5 出處同上,頁132
6 見《景德鎮出土明宣德官窰瓷器》,台北,1998年,圖版87
7 相類之瓶,先後售於香港蘇富比1983年11月14日,編號98及2005年5月2日,編號504
8 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下)》,上海,2000 年,圖版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時作器,和諧婉麗,工藝精湛。乾隆一朝,仿造甚巧,古為今用,層出不窮,有以明瓷為範之品,技臻藝絕,透視乾隆帝對前朝藝匠瓷作的欣賞,以及有過之無不及的決心。此瓶以明代瓷作為範,妙工巧成,可為一例。

此瓶設計創思靈感源於早明樣式。折枝花果圖案始現於明永樂朝青花瓷器,當時景德鎮御器廠,藝匠致力於精煉原料,豐富裝飾,發展空前。青花折枝果紋梅瓶乃永樂典型,參比一例,繪相若折枝花果紋,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上)》,香港,2000年,圖版30。另見玫茵堂舊藏例,刊於康蕊君,《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4,編號1641,曾先後三次售於香港蘇富比,最近一次於2011年10月5日,編號11。

天球瓶,器形始創於永樂一朝,因與「天球」相仿,遂得名。這類繪花果枝葉之圖飾,鮮見於天球瓶;兩者配搭,清新雍雅,與別不同。形制紋飾相類者,僅見一例,屬雍正年器並款,為清宮舊藏,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下)》,香港,2000年,圖版83(圖四)。雍正風格簡素,後朝漸顯華麗蛻變,繞於口沿及瓶頸底端的裝飾紋帶更趨繁複,瓶頸纏枝花卉逐漸減化為窄細紋帶,此設計變化,充分反映二位帝君品趣之異。

雍正年間,仿摹不少明初青花瓷,就前朝紋飾器形重新搭配、組合、詮釋,此天球瓶亦不例外。至乾隆之時,此類折枝花果紋樣更成為高宗最鍾愛的圖飾之一,多見於不同器形。繪飾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例,可參見北京故宮藏器,屬清乾隆器並款,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下)》,香港,2000年,圖版117。仇炎之舊藏另有一例,售於香港蘇富比1981年5月19日,編號546。本專場中的乾隆青花梅瓶(編號123 ),也飾相類花果圖紋。還可參考一乾隆青花釉裏紅梅瓶,紋樣與此相近,售於香港蘇富比1998年11月2日,編號301,以及鬪彩例,上且添飾粉彩,售於香港蘇富比2007年4月8日,編號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