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意象: 回歸純綷繪畫

Sotheby's Hong Kong

藝術是一段讓人不停發掘的旅程,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在不同的成長背景下,對個人及社會有著不同的回應及閱讀。亞洲當代藝術經歴了多年的發展,新生代的藝術家在全球一體代的生活模式上,呈現了與上一代藝術家截然不同的視野,從追求地域性強的藝術語言,如政治波普或者卡漫色彩,回到純粹藝術語言,告別了意識形態的追求,回歸藝術最基本的視覺語言,在構圖及筆觸之間,呈現了不同的藝術表現可能性,藝術由反映社會,回歸到自我表達,藉著油彩及筆觸,呈現他們的情感律動。今次蘇富比秋季拍賣,特別集合大中華地區、日本及韓國的新世代藝術家,呈現亞洲當代藝術的新一頁。 讓我們拋開政治波普即是當代中國藝術,卡娃依即是當代日本藝術的即定的印象,感受視覺藝術的純粹及感動。

放眼西方當代藝術史,我們發現將焦點回歸繪畫本身,早於戰後的西德已經出現,並因而併發了聞名的德國新表現主義。當中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 於六十年代登上德國藝術舞台,巴塞利茲認為應該找回戰前德國表現主義的傳統,從繪畫本身建構德國藝術。他高舉繪畫旗幟,與當時及其後流行一時的攝影藝術、觀念藝術及波普藝術相對。其後此回歸繪畫的風潮在德國扎根,並在七十年代主導了德國畫壇。同一時間,在大西洋的彼岸亦掀起此熱潮,七十年代美國的新意象繪畫,正是一回歸繪畫的運動,相當當時紐約盛行的極簡主義、行為藝術及觀念藝術,藝術家把焦點從對意識形態的關注,回到視覺藝術及畫布上。

自八十年代起,中國藝壇先後形成了傷痕美術、鄉土繪畫、政治波普、玩世現實主義、艷俗藝術等流派,成為大眾認知的中國當代藝術符號,這些符號對應大眾對中國社會的印象及解讀,特別是對文化大革命的幻想,同時亦是藝術家日常生活的反射。對於新一代的藝術家,他們選擇回歸繪畫本身,有的單純的探索繪畫表達的可能性,有的質疑繪畫的代表性、中西繪畫美學及繪畫本身歷史,有的把繪畫當成一種討論的議題。今次拍賣中的幾位中國藝術家跟前一代的藝術家不一樣,他們放棄切入大議題及大歷史,焦點放在畫筆及畫布,沒有賣弄自身的文化身份,選擇參與全球化的繪畫對話,突破中國藝術家只能成為西方藝術盛宴中的春卷角色。同樣情況在日本新一代的藝術家中亦見潮流。村上隆提出的「超扁平」美學,主導西方觀看日本當代藝術的方式及視角多年,漫畫及動畫成為日本當代藝術的當然符號,村上隆、奈良美智、會田誠、石田徹也儼如是當然代表。

回歸純粹標誌著亞洲藝術家進一步強調作品的個人性,努力確立個人風格,他們沒有被地域性的既定風格局限著,而選擇把眼光放在全球藝術界,觸及全球受好藝術的人士。


當代亞洲藝術

2013 年 10 月 6 日 | 香港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